民国之文豪崛起 388【阿门】(1/2)

小说:民国之文豪崛起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07-04 06:12:17
  光靠一张嘴皮,是很难服敌将倒戈的,有了委任状和大把银票同样不够。

  周赫煊在动身之前,让常凯申改变原有的增援计划,调派移防河南的山东大军,重点进攻豫西和豫南地区。这些地方驻守的都是西北军杂牌,是最有可能被收买的,在央军的连番攻击之下,很容易能临阵倒戈。

  当然,这些杂牌军完全靠不住,今天倒戈央军,明天便能倒戈西北军。m.

  周赫煊的目标并非西北军杂牌部队,而是收买利用这些杂牌部队来造势,形成一种大势所趋、央军必胜的假象。西北军各部本怨声载道,嫡系如果看到杂牌纷纷倒戈,而且一个个有吃有喝,自己却忍饥挨饿艰苦打仗,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除了让央军在战场配合,周赫煊还向常凯申要了一个人——张钫。

  张钫虽然是河南人,但却在陕西闹革命起家,跟西北军各部将领都关系密切。

  而且此人在战争爆发前,官至河南省建设厅长。现在让老蒋升他做河南省主席,并以讨逆军20路总指挥的身份前去劝降,才显得名正言顺,否则周赫煊一介白身,许诺的好处都没有什么服力。

  历史,西北军诸将正是由张钫去劝服倒戈的,只不过时间现在晚得多。

  如今陇海线的大部分路段,还在央军控制当,周赫煊和张钫轻轻松松便进入河南地界。这也是央军的优势所在,可以利用铁路迅速调兵,而晋军和西北军的调动速度要迟缓得多。

  “轰隆,轰隆隆!”

  火车在铁轨飞驰前进,周赫煊皱眉道:“伯英兄,这从江苏、安徽一进入河南,好像从天堂掉进了地狱,河南被打得真惨啊。”

  “唉,又有什么办法,”张钫自己是河南人,看到家乡的惨状摇头叹息,“河南这几年没歇过,几乎年年打仗,又夹着大面积的灾荒,天灾**不断,跟山东一样惨。”

  “希望能早日了结兵祸吧。”周赫煊心生出无力感。

  河南是真的惨,沿途过来,好多村庄都看不到青壮劳力,只剩下老弱病残,偶尔还能瞧见路倒的尸体。此时正值秋收时节,应该是粮食最足的月份,但到处都有逃荒的大批饥民。

  在原大战爆发前,张钫不仅是河南建设厅长,还是河南赈务委员会主席。他以工代赈、整治河道、兴修水利,还创办了水利工程专门学校,眼看着河南稍有起色,一场大仗把他的努力都打没了。

  要痛心,张钫周赫煊更痛心,这些都是他的政绩和心血啊!

  张钫是太正直无私了,历史在原大战时立下大功,最终却被顾祝同设计解除兵权。他晚年结局还不错,策动郫县起义投靠我党,安然病逝于京城,享年81岁。

  火车抵达兰封便停下,再往前的铁路已经被反蒋联军占领,周赫煊和张钫两人只能改乘马车绕道前进。

  他们准备服收买的第一个军阀,便是大名鼎鼎的“摸金校尉”孙殿英。

  只要央军的援军抵达阵地,对准孙殿英猛攻两天,周赫煊和张钫可以趁机下手了。事实,孙殿英个月被张钫劝降过一次,而且劝降成功了,结果孙殿英还没来得及倒戈,孙连仲的精锐跑来驰援,导致孙殿英倒戈未遂。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之文豪崛起,民国之文豪崛起最新章节,民国之文豪崛起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