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470【论佛】(1/2)

小说:民国之文豪崛起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07-04 06:12:17
  ()

  正文470【论佛】大风小说

  早在17世纪,海洋是属于荷兰的,当时它还叫尼德兰。

  这个巴掌大的欧洲国,被誉为“海上马车夫”,它的商船数目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额,一度占据全世界总贸易额的50%。当时全世界共有2万艘海船,其中有1.5万艘属于荷兰。

  然而从17世纪末期开始,荷兰迅速走向衰落,结束了它短暂的黄金时代。

  五月的阿姆斯特丹,气候宜人,周赫煊甚至需要穿上外套御寒。

  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这座欧洲超级大港,如今显得有些萧条,来来去去的商船少得可怜。

  “呜~”

  长长的轮船汽笛声中,周赫煊带着随从走下舷梯,老远就看到码头上的中文横幅。

  周赫煊快步走过去,对几个给他接船的国人:“诸位久等了!”

  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并没有向欧洲国派遣外交公使。只有顾维钧、颜惠庆等人在积极奔走,打算争取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国的支持,并于明年派遣金问泗担任比利时和荷兰公使,胡世泽担任瑞士公使。

  因此,顾维钧和颜惠庆应该很讨厌周赫煊。他们在日内瓦辛苦争取比利时的国际支持,周赫煊却在天津找比利时公司的麻烦,在两人眼里这属于不顾大局的行为。

  周赫煊却不这么认为,打铁还得自身硬,欧洲国支持有个屁用。更何况,用本国百姓利益换取的外交支持,这种支持不要也罢,跟摇尾乞怜有什么区别?

  眼下给周赫煊接风的,都是旅欧民间人士,并没有任何官方代表。

  一个身材略微发福的中年女性,非常豪爽的抱拳:“周先生,我是吕碧城,欢迎你来阿姆斯特丹!”

  周赫煊笑道:“兰清先生,久仰大名!”

  “飞将词坛冠众英,天生宿慧启文明。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

  这是内廷秘史缪珊如赞叹吕碧城的诗歌,做为晚清第一才女,当时确实达到了“到处咸推吕碧城”的盛况,与秋瑾并称为“女双侠”。

  至于后世流传的关于吕碧城和秋瑾的交情,多半属于杜撰。

  秋瑾确实慕名拜访过吕碧城,但什么“一见如故、义结金兰”都为虚言。两人之间的分歧太严重了,一个是反清革命派,一个是改良立宪派,一个颠覆传统、身穿男装,一个维护传统、喜欢女装,哪里能谈得高兴?

  秋瑾当时邀请吕碧城去日本留学,一起参加革命。吕碧城才不愿意,她在平津两地被捧上天了,用得着跟秋瑾这个“泥腿”劳碌奔波?

  两位女侠之间仅有的一次会面,可以用不欢而散来形容。

  只有在解放妇女这种事情上,秋瑾和吕碧城拥有共同语言,吕碧城后来为秋瑾创办的你要来荷兰,因此让我帮忙接待,毕竟荷兰这边没有中国领事馆。”

  “那真是叨扰了。”周赫煊。

  吕碧城又介绍了几个同伴,都是旅欧的名人和学生,大家结伴前往附近的一家旅店。

  等周赫煊把行李安放好以后,众人又前往附近的一家中餐馆吃饭。整张桌没有酒和肉,清一色的素材,杯里倒的都是清水。

  吕碧城笑道:“想要避免人类流血,就该从餐桌上做起。保护动物和倡导和平一样,都是文明的发展趋势,周先生不会介意吃素吧?”

  “客随主便。”周赫煊不予置评,虽然他打心里不赞同“动物保护主义”。

  保护动物是应该的,比如保护野生濒危物种,但如果把鸡鸭猪羊也一起保护,那未免太过强人所难了。

  至于把保护动物和呼吁和平扯在一起,周赫煊只能嗤之以鼻吃饱了撑的!

  吕碧城举杯道:“我以水代酒,欢迎周先生再来欧洲,为我中国的和平事业而奔走。”

  周赫煊笑道:“多谢诸位的款待!”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之文豪崛起,民国之文豪崛起最新章节,民国之文豪崛起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