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537【罗素伯爵】(1/2)

小说:民国之文豪崛起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07-04 06:12:17
  周赫煊为什么瞬间就能想出大致的情节?

  很简单,可以借鉴的作品太多了。

  比如整体的构架创意上,他有些模仿《百年孤独》和《白鹿原》的味道。开篇部分的故事内容,创意来自于电视剧《闯关东》。关于东北马匪绿林的篇章,他准备借鉴姚雪垠的《长夜》写法。另外还有多部经典作品的特征,他都准备融入其中。

  当然,这些都是借鉴而已,完全谈不上抄袭。

  比如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就在许多细节上模仿《红楼梦》。但这两本书的内容毫不相同,再怎么鸡蛋里挑骨头,也只能端木蕻良在致敬《红楼梦》。

  同样的,林语堂以后那本《京华烟云》,也是《红楼梦》的民国高仿版。

  你能《京华烟云》是抄袭的吗?

  不可能。

  周赫煊打算写的闯关东篇章,跟电视剧《闯关东》相比,都是山东移民,都有淘金情节,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重合的内容。

  至于姚雪垠的《长夜》,周赫煊只是挪用其角度呈现方式。就算一字一句的拿来比较,也完全看不出有类似的地方。

  还有《白鹿原》,这部周赫煊非常喜欢,他直接模仿了整体的创意,甚至还会借鉴其中一些桥段。

  干就干!

  周赫煊整整一个月都待在家里,请教端木蕻良以及张学良的秘书、副官,记录下他们所的一切有关东北的风土人情。接着他又跑去北平,找东北大学、冯庸大学的学生们聊天,然后又去找东北流亡群众扯淡,光是关于东北的故事、风俗、传就写纪录了20万字。

  周赫煊还专门学习了山东和东北方言,准备加入许多地方特质的土话,这样写出来更贴合东北民情。

  仅仅只是的前期准备工作,周赫煊就耗费了三个月时间。

  张学良知道周赫煊要写关于东北的巨著,主动提出帮忙。在他离开天津之前,给周赫煊找来了许多东北的相关资料,比如军事地图、矿产分布、地方县志、历年物价、灾害年表等等。

  直至六月中旬,周赫煊才真正开始动笔,并把名字暂定为《黑土》。

  在此之前,最郁闷的可能是那些英国读者——《银河英雄传》连载完存稿后,整整停更四周,一副老可能要太监的衰样。

  混蛋啊!

  ……

  伦敦大学学院,“奥德里奇—科里”实验室。

  奥德里奇认真翻阅实验数据,叹息道:“唉,又失败了!”

  “我们会成功的。”吉恩·科里自信地。

  “但愿早点成功吧。”奥德里奇无奈道。

  自从成功发现氨苯磺胺以后,奥德里奇就一直在研发新的磺胺类药物。但是很可惜,半年时间过去了,他们经历的只有一次次失败。

  就在此时,一个学生突然冲进来:“导师,有位来自德国的杜马克先生想见你。”

  “杜马克?”奥德里奇大喜道,“快请他进来!”

  格哈特·杜马克,德国生物学家,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百浪多息”抗菌效果的人,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此时的科学界、文学界都热衷于写信交流,杜马克和奥德里奇就足足通信两个月,讨论着对磺胺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前段时间,奥德里奇正式向杜马克发出邀请,希望对方能加入自己的实验室。

  杜马克没有多想便答应了,因为德国正在闹纳粹,年初柏林甚至爆发十万人反纳粹游行。接下来的国会纵火案,更是吓坏了不少德国人,杜马克本身就不想在德国再呆下去。

  “你好,杜马克先生!”奥德里奇热情迎接。

  “你好,”杜马克拎着个大箱进来,笑道,“这是我带来的礼物,关于磺胺的所有实验资料。”

  “太好了!”奥德里奇兴奋得两眼放光。

  有了杜马克的加入,以及他带来的实验资料,相信磺胺类新药的研发速度要加快许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之文豪崛起,民国之文豪崛起最新章节,民国之文豪崛起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