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573【留字】(1/2)

小说:民国之文豪崛起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07-04 06:12:17
  **的学生是真的厉害,他们搞的这本毕业纪念刊,居然完全靠学生自给自足。

  没钱印刷怎么办?

  拉广告赞助啊!

  于是就出现非常诡异的画面,翻开毕业纪念刊,这一页还在某年某月大家参加了某活动,各种怀念各种煽情。而翻到下一页时,猛地蹦出来几条广告,就跟后世不孕不育医院的宣传册一样。

  周赫煊扫了一眼在座的毕业生,他非常喜欢**的学生精神面貌。每个男生都穿着标准的中山服,英武当中带着蓬勃的朝气,不像清华北大那边,长衫、西装、制服应有尽有,甚至还有整天穿马褂的学生。

  当然,你也可以北大清华是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就看从什么角度来理解了。

  起校服,周赫煊也是醉了。最近他连续在上海好几所学校演讲,上海教育界如今最热闹的,恐怕就要数“统一校服运动”了。

  上海教育界完全是在拍常凯申的马屁,积极响应老蒋的“新生活运动”,再次制定了严格的学生制服规范,号召全体学生要做到整齐划一。不但城里的大学、中学如此,就连郊区的学都是这样。

  学生穿校服是好事,但就怕矫枉过正。

  如果严格按照上海市教育局的规定,那么初高中学生需要准备三套制服。

  比如高中男生需有灰色呢学生装一套(含帽),价格为六元,以及灰色呢大衣和驼绒里,价格为八元。另外还需要黄布学生装(含帽)两套,价格为六元。

  三套学生服的价格加起来足足26元,而上海普通工人的月薪才5元,草根底层出身的学生如何承担得起?

  上海市教育局的着装新规定一出,立即引来社会各界的质疑。吴用九就在《进修》半月刊里提出:“统一校服,根本没有考虑城市一般平民和广大乡村实际。贫苦人家,兄衣弟穿,父衣穿,大相袭,补衲修改,非至毫无办法,绝不敢舍弃旧衣……如再令其出钱购买制服,是无异拒其女之入学。”

  常凯申倡导“新生活运动”本是件好事,能够极大的改善国民精神面貌。可中央的政令一旦到了地方,那就百分之百要变形,善政也要搞成害民之政。

  上海市教育局为了拍老蒋的马屁,责令全市学生统一着装,结果却逼得好多贫困学生不能读书,原因居然是买不起校服。

  这得多荒唐!

  不但上海如此,全国都开始出现此种情况,各地教育局纷纷制定自己的校服标准,把那些买不起校服的学生给坑惨了。

  “新生活运动”在教育界是这样,在其他领域也是这样。

  那些当官的都特么疯了,完全不考虑当地的实际状况。为了拍中央马屁,他们纷纷派人到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取经,然后有样学样的拿回去照搬,搞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

  毕业典礼上,校长黎照寰首先上台讲话,接着又是毕业生代表发言,整个流程跟后世差不多。

  紧接着,学生主持人道:“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周赫煊先生,来参加交通大学民国二十三届的毕业典礼。下面,有请周先生为大家几句!”

  周赫煊乐呵呵地来到台上,拿着铁皮喇叭:“你们的毕业旅行走得够远啊,听都开着火车到天津了。怎么回去的时候不带上我?也好让我省两张车票钱。”

  “哈哈哈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之文豪崛起,民国之文豪崛起最新章节,民国之文豪崛起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