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631【弱国无外交】(1/2)

小说:民国之文豪崛起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07-04 06:12:17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常凯申志得意满,终于召见日本驻华公使有吉明,并公然对洋人记者放出“中日友好”的言论,引来社会各界的一阵狂喷。

  日本方面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11月中旬派出考察团,在访问中国的时候,甚至提出升级使馆的建议——希望将两国的公使馆,升级为大使馆。Μ.

  外交使馆也是有级别之分的,大使馆为最高等级,公使馆属于第二等级。公使可以由本国直接任命,而大使的任命必须得到对方国家同意。

  两者之间更详细的区别,我们可以举个例:比如此时的驻美公使施肇基,他虽然代表中国在美国展开外交,但却没有权利请求会见总统罗斯福,更没有权利直接与美国高官谈判,除非事先得到了授权。而一旦公使馆升级为大使馆,施肇基就可以请求会见罗斯福,并直接与美国方面谈判了。

  30年代初期的中华民国,好像还没有在任何国家设立大使馆。

  日本这次显然抱有极大的“诚意”,也可以是迫不及待了,升级使馆可以加快外交谈判进程。

  日本外务省的经济提携方案也很有“诚意”,具体包括:

  一,对作为“原料供应国”的中国,给予人力、物力援助;

  二,日本得购买中国的原料,中国得购买日本的工业品;

  三,中国必须镇压排日风潮;

  四,中国如需要借款,日本愿予以考虑。

  此外,日本还准备在上海设立2亿元的信用额度,用来“圆滑”两国间的贸易。

  常凯申在看到这个方案的第一眼,差点气得掀桌。这尼玛哪是“经济提携”啊,明摆着想把中国变成殖民地,想把中国变成日本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市场。

  但戏还是得继续演下去,常凯申的演技堪称影帝级别。两国谈判还未正式展开,他就提前表现出自己的诚意,开始疯狂压制国内的反日运动,就连周赫煊的《非攻》杂志都被迫停刊。

  背地里,常凯申顺手就把日本人卖了,让财政部长孔祥熙给驻美公使施肇基发去密电,声称日本愿意出巨款帮助中国应付白银危机,并将共同携手对付美国。他将日本提出的方案原封不动的发过去,并转述了日本的态度,“日本人认为,西方国家绝不会有效援助中国,中国是不得不转向日本的。”

  日本那边也装得很像,甚至展开了国内宣传。大阪《每日新闻》刊载了广田外相的“对华新方针”:若中国愿倒向日本,则日本将对中国予以一切可能的财政与经济上的协助,将中国从一切国际束缚中解放出来。

  一时间,中日两国都在各自国内,展开了“中日友好”的政治宣传攻势。

  美国那边还没有什么反应,英国首先就坐不住了,提出“国际共同对华借款”,希望英、美、法、日四国一起帮助中国度过白银危机。

  日本外相广田立即予以激烈反对,此次事件应该由亚洲人自己解决,欧美诸国没有资格掺和进来。

  英日两国纠缠不清之际,美国的态度却显得很高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之文豪崛起,民国之文豪崛起最新章节,民国之文豪崛起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