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二百一十章 杀得好(2/2)

小说:大明第一臣 作者:青史尽成灰 更新时间:2022-01-26 20:24:02
  

  而原本历史上的朱元璋,就是在不停的杀戮中度过的,他也弄不清楚,为什么这帮贪官污吏,前赴后继,根本不怕死……既然你们连命都不在乎,咱还怕杀人吗?

  来吧!放马过来!

  杀一个人头滚滚,杀一个血流成河!

  对老朱来说,似乎也只能做这么多了。

  不过有了张希孟的掺和,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首先是汪广洋,他核查了定远的所有粮仓,亲自查验数目。而张希孟也去清查军屯。

  道理很简单,不管有多少酿酒,都是少不了粮食的。

  在民间这边,由于土地平均分配,老百姓能自己做主,这才过了没几年好日子,大家伙肯定拼命存粮,所以除了缴纳田赋之后,能拿到市面上卖的,绝对不多。

  因此除了地方的仓库之外,就是军屯有存粮。

  这也是从源头下手了。

  经过张希孟的初步盘查,军屯的粮食缺口大约是五万石,胡三舍那小子也算老实,根据他的招供,前后弄出来三万八千石!

  总算把大头儿对上了,剩下的可以视作日常耗损,或者出了一些稍小的耗子。

  可是把目光放到了定远县城的仓库,一番查验之后,足足缺口十二万石!

  须知道定远一年夏秋两税,合起来也不过是十八万石!

  另外还可以纳粮免役,全部算上,定远一年能有二十万石税粮就算不错了。

  啪!

  老朱狠狠锤了桌子,震得茶壶乱颤。

  “好啊!一个产粮大县,大半年的收成,就这么没了!这哪里是硕鼠,这是一帮饕餮!”老朱气得暴跳如雷。

  “胡三舍之外,还有多少人,掺和进了私酒这事?”

  张希孟道:“根据目前的彻查,首先就是管库的官吏,另外还有定远的几个富户。再有就是滁州的两家商行……知县王恺也参与其中,在他的家里,搜出了赤金三百两!”

  “杀!杀了!把这个畜生的皮扒下来!”

  朱元璋气得不行,王恺能被任命县令,那是看在既是同乡,又追随很早的份上,结果越是给脸,就越是不要脸!

  三百两金子,够剥你十层皮了!

  “主公,你看是在定远明正典刑,还是回去金陵,再做计较?”

  老朱略微怔了怔,“张先生让咱回金陵?”

  张希孟咧嘴一笑,“主公,这案子牵连不小,再给一些时间,查得清楚一些,等主公回了金陵,再做处置?”

  朱元璋皱着眉头,他恨不得立刻杀人,但是既然是这么大的案子,直接杀了,也就便宜他们了。

  “是应该回金陵,昭告所有人,堂堂正正,处置这些畜生!”

  张希孟无奈苦笑,很显然,朱元璋是没有理解他的意思,这个案子用得着这么着急吗?真的不需要考虑考虑?

  老朱想了想,也明白了张希孟的意思,他突然一笑,“拿纸笔过来。”

  张希孟把纸笔递给老朱,朱元璋稍微想了想,提笔就给胡大海写信。

  “你儿子盗窃三万八千石粮食,私自酿酒,违背了咱的军令,咱以为军法重于人情,所以咱要杀了你的儿子……有人说你会造反,咱不相信……你当初是不忍和州百姓被孙德崖糟蹋,才来投靠咱的,咱信你识大体,顾大局。但胡三舍毕竟是你的亲生儿子,该何去何从,你自己决断吧!”

  朱元璋写完之后,就对着张希孟一笑,“烦劳先生立刻派人,给胡大海送去。务必要在这个案子开审之前,让胡大海知道!毕竟是他儿子,咱们不能背着当爹的。”

  张希孟自然是知道老朱的想法,但是这么干,是不是有点过了?

  “主公,真的不需要缓一缓,或者网开一面?”

  “不!”朱元璋笃定道:“先生,咱知道你们想什么,杀胡三舍,是法令,给胡大海送信,是咱念在他立了这么多功劳的情份上……咱这么干了,问心无愧,他胡大海能老老实实做事,咱就继续真心实意用他。如果他嫉恨咱,也不用手软,咱也无愧于心,剩下的就看胡大海的了。”

  张希孟捏着这封信,思索再三,点了点头,这就是朱元璋啊!

  “主公,徐达坐镇南征,出了这种事情,按理应该知会他的。”

  朱元璋吸了口气,终于重重点头,“那就由先生替咱写一封信过去吧。”

  张希孟答应,就这样,这两封信,迅速被人送过了长江,分别送到了胡大海和徐达的手里。

  胡大海展开信,足足看了一刻钟,脸上神色再三变幻,最后只是咬着牙道:“杀得好!逆子取死有道!”

  随后胡大海又在地上踱步许久,对着手下人怒道:“传我将令,明天攻城!”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臣,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大明第一臣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