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三百四十七章 顽强的朱英(2/2)

小说:大明第一臣 作者:青史尽成灰 更新时间:2023-02-06 23:30:32
  

  可若是江北进军迟滞,不能快速突破。

  陈友谅极有可能南下,将鄱阳湖东西两岸的州县悉数抢过去。

  冯国用突然道:“我如果没有猜错,上位和张相高估了陈友谅!”

  “高估?”

  “嗯!陈友谅曾经打下过洪都,结果因为内讧回师,坐视洪都落到了我们手里。陈友谅这人气度格局都不打,又是个睚眦必报的性格。他出兵浮梁,未必是要从此图谋金陵,他没准是想切断我们和洪都的联系,然后他举大兵南下,夺了洪都,报昔日的一箭之仇!”

  冯国用几句话,彻底点醒了徐达和吴祯。

  因为如果要是想攻击金陵,打浮梁州实在是有些说不过,放着好好的长江水陆不走,偏要走山区,这不是脑子抽了吗?

  但如果是图谋洪都等地,瞬间就说得通了。

  徐达目光凝重,半晌才道:“是上位和张相站得太高了,反而没有把握住陈友谅的心思!他嘴上说决战,灭了咱们。可实际上他或许只是想拿下洪都,报兵败之仇。”

  吴祯也跟着道:“没错,可若是这么讲,陈友谅看似狂妄,实则心有定见,用兵稳健,不可小觑啊!”

  徐达和冯国用暗暗感叹,能打下这么大的基业,占据两省之地,距离帝位,一步之遥,又岂是寻常之辈能做到的。

  徐达再度把目光放在地图上,“按照我们的判断,当下应该立刻派遣一支骑兵,前往祁门,监视陈军动向,策应浮梁守军。然后我们主力自安庆发兵,进取江州,打陈友谅一個措手不及,不给他大军南下的机会。”

  冯国用点头,“没错,还应该给朱文正下令,让他调动洪都兵马,如果时机成熟,立刻北上,也加入围攻江州。只要拿下江州,陈友谅就没了半条命。”

  这两位帅才,得出了迥然不同的方略。

  而吴祯沉吟思忖,过了良久,他才缓缓道:“若是朱英有失,我们该如何是好?”

  气氛再度凝重起来。

  徐达一手按着太阳穴,只觉得一阵阵心烦意乱。

  身为一名将领,他自然想按照存粹的战场得失,来思考问题。

  但是哪一次大战能够简单过?

  其实他们能想到的东西,张希孟和朱元璋会一点都想不到吗?

  可问题是朱英就在浮梁,这事情能怎么办?

  徐达也不清楚,他只能让两个人先退下去,各自权衡,然后再拿主意。

  整整一夜过去,又是一个上午,徐达才顶着黑眼圈,前来拜见朱元璋。

  令徐达讶异的是,张希孟竟然提前等在外面,看样子,张希孟也十分憔悴。

  “张相!”

  徐达正要施礼,张希孟一把拉住了他,到了旁边。

  “徐达,你跟我说,直接援救浮梁,把握大吗?”

  徐达愣住了,“张相,我,我必然全力以赴,不会有闪失的,请张相放心!”

  “不!”张希孟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问你,如果朱英能守住浮梁,牵制住张定边的三万大军,不让他东进金陵,或者南下饶州。这仗你要怎么打?”

  徐达大惊失色,不敢置信地看着张希孟,谁能不知道张希孟和朱英的情分啊!

  “张相,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说,能不能放弃浮梁,退守祁门,或许会安稳一些。”

  一听这话,张希孟顿时笑了。

  “行了,你的意思我知道了。正好,我这里有个消息要告诉你。”张希孟笑道:“卢秋云昨夜走的,他说会混入浮梁,最迟两天,就有消息传来,浮梁的情况我们也就知道了。”

  “啊!”

  徐达真的惊呆了,卢秋云,就是那个精通三教九流,熟悉一百八十行,偷过张希孟的贼?

  “他真能混进去吗?”

  张希孟也叹了口气,“我也不清楚,不过龚伯遂帮着撰写军令,陆洲给造了几份假的告身公文。我拿给了丁普郎看,他说分辨不出来。”

  徐达瞪大眼珠,还能这么玩?良久之后,才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帮卧龙凤雏,竟然能在这时候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简直神了!

  “张相,倘若浮梁州真的能撑住十天半个月,这场决战,咱们的胜算能有七成!”

  张希孟也微微点头,不再说什么。

  一天半之后,一封从浮梁州送来的密信,放到了朱元璋和张希孟的面前。

  “干爹,大哥,你们放心,我已经说通了三千窑工,他们都会帮忙守城,我有把握守个一百天……只不过要等战胜之后,出点小钱,买下窑厂,交给窑工经营,还望恩准。”

  张希孟和朱元璋互相看了眼,不愧是你啊!

  “传令,让花云领五千骑兵,连夜奔赴祁门,其余马步舟师,自安庆启程,和陈友谅决战!”

  老朱狠狠一挥拳头……

  **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臣,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大明第一臣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