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四百二十六章 铁矿(2/2)

小说:大明第一臣 作者:青史尽成灰 更新时间:2023-02-06 23:30:32
  

  “江提举,回头你帮我挑几套家具吧!”张希孟道:“也不要太贵的,关键就是素雅,简朴,当然也别太寒酸了。大床,客厅桌椅,还有书桌画案,简单地弄一套下来就好。”

  江楠笑着点头,说到底,张希孟还是有点心疼钱。这位张相公或许知道一石粮,知道一斤铁多少钱,但是让他说出一套不错的家具,要多少钱,却是难为他了。

  可江楠却是对张希孟的爱好,了如指掌……相比起繁复的工艺,张希孟更看重材料的本身。

  不用太复杂,简约细致就好。谷倎

  从某种程度上,张希孟是有点反对工匠精神的。

  很多工匠精神的本质,不就是玩了命的内卷吗!

  一张睡人的床,非要耗费一千个工!

  一个木匠,需要干三年,才能弄出来。

  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雕刻各种花纹,处处都有说道讲究……可仔细想想,有必要吗?

  一个木匠,三年的时光,做个几十张,上百张,甚至更多的床,难道不好吗?让更多人用到,不应该吗?

  非要死磕工艺……一张千工床,或许比普通床舒服几倍,但却牺牲了几十倍,上百倍的效率,真的有必要吗?

  就好像那些寿司之神,米饭仙人……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听起来很了不起,但同样的米饭,能做出龙虾鲍鱼的味儿吗?

  你的米饭,或许会比普通的好吃一些,如果和普通米饭一样价钱,毫无疑问是赚了。

  可问题是你卖了几倍,十几倍的价钱,这不就是噶韭菜吗!

  消费观、审美观、工商业发展规划,工艺技能,工匠的思想观念……要让生产面向大众,让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

  张希孟粗略估算,这又是好几篇文章,抽空写出来,发表了,稿费不就来了!

  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张希孟觉得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瞬间人生就有了奋斗的目标。

  只不过还没等张希孟挥动大笔,老朱的旨意就到了,天子要御驾亲征,张相公随军出征。

  没办法了,只能立刻收拾行囊,随着老朱离京。

  君臣不是第一次一起统军,相比起以往,如今的老朱,更多了几分自信和从容。而张希孟经过一番挣扎之后,也更加纯粹了许多。

  没有谁是生来了不起的,但是通过不断修炼,明心见性,却是可以距离圣贤越来越近。

  从某种角度上讲,张希孟也挺认可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还是那句话,作为超越王朝的存在,儒家自然是有可取之处,包括理学,也不是全都是错的。

  只不顾在原始参数上,出现了偏差,方法越是正确,得出的结论就越离谱罢了。

  跟老朱刚出京不久,常遇春就传来了捷报,大军已经攻克兴国路!

  “好!”

  朱元璋忍不住赞叹,“常遇春果然是猛将,让他当这个先锋,恰如其分!”

  张希孟自然也不怀疑常遇春的战斗力。只是在常遇春的捷报里,却有几句话,吸引了张希孟的目光。

  “常遇春俘虏了一批矿工,想要询问主公的意思,是打入战俘营,还是就地放了?”张希孟眉头紧皱,兴国路还有什么主要矿场吗?

  沉吟了少许,张希孟立刻抓过来地图,仔细看了又看,一个地名赫然出现在眼前。

  “是大冶!大冶铁矿!”

  老朱微微皱眉头,“张先生,这地方很重要?”

  张希孟还能说什么,大冶铁矿,岂止是重要,简直就是个聚宝盆!

  “主公,臣如果没记错,这里从三国年间,就有人开采了!”

  “什么?这,这有一千多年了!”老朱惊。

  张希孟叹道:“不只是开采一千多年那么简单,这里还是露天矿场,开采十分便捷……而且这里面还有金,银,铜,这里可是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

  “啊!”

  朱元璋也傻了,“这,这么厉害?”

  张希孟点头,“只要把大冶铁矿弄到手里,简直是如虎添翼!”

  老朱狠狠一挥拳头,“好!太好了!常遇春这个首功,是跑不了了。”

  张希孟却急忙道:“主公,这些矿工可不能随便放走了,一定要留下来,他们可是宝贝啊!”

  这话还用张希孟讲!

  老朱立刻叫来了手下,赶快给常遇春下令,务必照顾好这些矿工,不许死了,也不许跑了,更不许欺凌打骂。

  一句话,当祖宗供着,不许怠慢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臣,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大明第一臣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