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五百一十九章 对外新策略(2/2)

小说:大明第一臣 作者:青史尽成灰 更新时间:2023-02-06 23:30:32
  

  毛贵也挺不好意思,只能无奈干笑。

  过了一会儿,张希孟突然停下笑容,想起了一件事。

  “毛将军,其实吧,你也是有优势的……我问你,为什么把一些骄兵悍将甩去高丽,就能放心了?”

  毛贵略微沉吟,这是张希孟要干的,他倒是没这么想,不过现在看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高丽人,不沐王化,又不是中原汉人,华夏子民。苦一苦他们,也没有什么不妥的。”

  张希孟含笑点头,“这就是了,由此是不是能得出一个结论……内外有别!”

  毛贵道:“确实如此。”

  “那既然内外有别,又该如何处理对外的事务?毛将军有什么想法没有?”

  毛贵略沉吟,试探道:“是要对蛮夷用武?让他们知道上国的厉害?”

  张希孟淡然一笑,“假如武力不够,又或者耗费太大,承受不住呢?”

  “这……这我就不知道了。”

  张希孟笑道:“毛将军,这事情不算复杂,说到底就是一句话,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这个一心,就是利益!”

  “利益?”

  “对!就是国家利益!”张希孟直接破题。

  毛贵不由得打起精神,上身微倾,认真请教道:“张相,能不能说得更仔细一些?”

  张希孟笑道:“我们喜欢说家国天下,以家比国……其实这是有严重缺陷的,这么说会带来很多问题。”

  “家和国到底是不一样的,原因就在于家人之间,毕竟有着血缘至亲,彼此是自家人。所以在对待家庭的问题上,更应该倾向于德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尊重,家庭和睦。但是到了国家,彼此之间,就失去了亲缘关系,变成了陌生人。既然是陌生人,就不可能随便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因此发生了争执,就会更多选择打官司,靠着王法来解决问题,所以在国家治理上,更该看重律法!”

  毛贵连连点头,“的确是如此,张相见解高明。”

  张希孟一笑,“既然如此,那跟外国又该如何打交道呢?就比如我们和蛮夷之间,该如何处理关系?我们之间,只怕连最基本律法都没有,说话靠的是这个!”

  张希孟举起了拳头,毛贵看在眼里,突然心中一动,当真是明白了一些东西……其实张希孟讲的并不复杂,逻辑也简单明晰,但是却长久以来,很容易被人忽视。

  就像针对蛮夷,觉得要厚赏,要收服人心,这也不能说错。但这是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你对我好,我对你好。

  进而国家之间,往往不是这样的。

  国家追求的是利益。

  既然是要利益最大化,那就应该是拼命让你对我好,然后好处我全吃了,却不付出任何代价,这样才最划算。

  事实上,许多小国,都是这样的。

  毕竟你和他们谈礼尚往来,谈尊严国格,都太奢侈了。谁知道国家明年还能存在不,趁机大捞一笔,就算到了国破家亡的那一天,口袋里有钱,也可以想办法。

  归结起来,儒家士大夫,用仁义这一套道德,指导对外交往,其实是大错特错,南辕北辙的。

  这倒不是说对外面一定要疾言厉色,挥舞大棒,动不动就喊打喊杀。

  而是说仁义道德,没法真正约束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行为,必须靠着强大的武力做后盾才行。

  张希孟和毛贵仔仔细细谈了一个下午,总算是把他的想法,跟毛贵彻底沟通明白了。

  “毛将军,回头你写一篇文章,交给我修改一下,然后以咱们俩的名义,发表出去。算是我们对高丽问题的共同看法。”

  毛贵大惊失色,慌忙摆手,急得红了脸,“张相,我,我怎么能和张相一起写文章,我,我不配啊!”

  张希孟摆手,“毛将军,你能以国事为重,配合山东红巾整编,功在大明,天下仰德。你有心求学,更是让人钦佩。但是要真的让你和孩童们一起上学,在课堂里背书。那就是我不知通融,不会做事了。”

  张希孟又道:“毛将军,你也别觉得跟我写一篇文章,占了我多大便宜,从今往后,你要留心研究四夷的情况,把他们琢磨透了,分析明白了。这样才能协助朝廷决策,维护大明的利益。”

  张希孟语重心长道:“下次再遇到这种事情,我不想听到礼部那些蠢货讲什么仁义待之,讲什么厚往薄来,咱们大明的家底儿不多,经不起他们这么出卖!毕竟这都是民脂民膏啊!”

  毛贵深深吸气,终于点头,“张相,学生明白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臣,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大明第一臣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