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2/2)

小说:大明第一臣 作者:青史尽成灰 更新时间:2023-02-06 23:30:32
  

  朱元璋老脸通红,“咱,咱不是读书少,学问不好,没想明白吗!还有,都怪那个杨宪,是他,是他蛊惑圣听,居心叵测,咱正准备惩罚他呢!”

  马皇后呵呵笑道:“你罚什么?我听说最近李相公都病了,中书省的事情,都是人家杨宪负责,现在朝野上下都说接下来他必定会接替左相之位。”

  “谁说的?给他多大的脸,还能超过张先生?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马氏轻笑道:“我怎么听说鲁王爵位太高,没法担任左相啊?”

  朱元璋愕然片刻,突然气哼哼道:“咱就知道,只要咱不在京城,就有那么一些东西,兴风作浪,想要闹出点动静来!造谣张先生,又欺负李先生,这天下姓杨啊?”

  老朱怒气冲冲,立刻就道:“现在就把杨宪叫来,咱要好好问问他,是何居心!”

  马皇后又笑了,“重八啊,你也糊涂了,李善长跟了你那么多年,又是文官之首,他当真就压不过杨宪吗?”

  朱元璋稍微冷静,突然意识到了问题出在哪里。

  他想了又想,突然一拍脑门,“说什么鲁王不能为左相的,是不是李善长干的?他为了坐稳相位,故意示弱,又造谣先生,也是可能的!这个家伙,也不是好东西!”

  马皇后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这么一件事,就把当下错综复杂的朝局说清楚了。

  张希孟受封鲁王,担任北平留守,一时间已经退出了应天的朝局竞争。

  前面李善长在文官堆里严重失分,不少人都起了别的心思。

  杨宪这家伙迫不及待跳出来,到底是他眼光独到,下手够狠,还是背后另有其人?胡惟庸,汪广洋,还有不少文臣,到底是什么心思?

  一时间朱元璋竟然没有了主意,往常这时候,他都会下意识去找张希孟,听听他的意见,可如今张希孟身在北平,老朱一时间也没有人可以商量……

  “重八啊,我可没有挑唆的意思,你也知道,我尊重张先生,不比你少。但是我琢磨着,这一次先生在北平,你在应天。也是一场较量,看看谁的治理本事更好!先生那边是百废待兴,你这边是人心难测。各有各的难,重八,你可要好好想想,不能输了啊!”

  老朱这一次打起了精神,也思忖起来。

  治国有金戈铁马,大刀阔斧,也有细腻小心,如履薄冰。

  既然看不清楚,就不好贸然出手。

  老朱回到应天,休息了数日,主动去了李善长府邸,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左相公。

  朱元璋和李善长说了很多话,最后依依惜别。

  随后就传出旨意,加李善长左柱国,韩国公。

  虽然没有封王,但是提高到了韩国公,那也是大大向前一步。

  更为重要的是,借着此事,告诉所有人,李善长还没过气,咱还倚重李先生!

  果然,这道旨意下去,李善长第二天就爬起来,返回中书省值班了。

  不光是面色红润,而且咳嗽的声音都大了许多,底气来了!

  随后老朱又借着考察百官的机会,一口气罢免了十几位御史,统统发配北平,戴罪戍边去了。

  这一次朱元璋并没有杀人,但是一升一贬之间,尽显帝王手段。

  而且顺道给张希孟送去了十几个御史,也算是发个快递给张希孟。

  你不是缺人才吗?

  先给你点,要是不够,接下来还有。

  张希孟除了感谢老朱的刷的御史礼包,还能说什么?

  他在不久之前,决定办一份报纸……报纸取名就是民本旬报!

  十天刊登一期,主要刊登些张希孟认可的重要文章。

  民本旬报的第一期,第一版的第一篇文章,赫然是两个天子的对话!

  张希孟就借着朱元璋去功德营,和大元皇帝之间的对话,讲了这二十年的变化……二十年来,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登上了帝位。而大元皇帝从九五至尊,变为了阶下囚。

  民心为本,亿兆百姓,拥有颠覆一切的力量。

  这不是虚无缥缈的天命,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运数……民不畏死,当百姓走投无路的时候,天命皇权,是吓不住百姓的。百万铁骑,也保不住江山社稷。

  而如今大明不过是建立在元朝的废墟上,百废待兴,尚且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才是。

  张相的文章,向来是神仙放屁……只不过相比起高大上的内容,大家伙更想知道铁锅天子的近况,更有一些人跑去功德营蹲守,专门报道这里面的事情,满足大家伙的好奇心。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臣,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大明第一臣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