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2/2)

小说:大明第一臣 作者:青史尽成灰 更新时间:2023-02-06 23:30:32
  

  他想要的是一群相对专业,能够遵守国法,按规矩办事,不轻易被收买,不参与党争,只是履行自己使命的文官队伍。

  这也是朱元璋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事情。

  十分凑巧,在扬州,就有这么一个幸运儿。

  他在七年前,参加科举,通过考试之后,只是混了个县里的书吏。名义是是官,却没有户部的正式告身。

  家里头想着飞黄腾达,改换门庭。

  结果和以前没什么区别。

  整整七年,他都不大能抬得起头。

  只是在县衙里闷头做事,老老实实当个工具人。

  而就在几天之前,突然吏部来了公文,调他进入户部,担任江西清吏司主事。

  一道命令下来,骤然高升。

  这个主事比县令还要大两级,论起实权,足以和知府比拟。

  数年辛苦,终于熬到了今天。

  熬出头了!

  家中大摆宴席,宴请宾客邻里。

  由于是流水席,哪怕路过的人,都能沾沾喜气。

  张希孟正从巷子转过来,也被拉到了桌位上,还喝了两杯。

  从这家人大肆操办,喜不自禁的情形来看,他们十分笃定,这是自己运气好,加上足够努力,终于坐热了冷板凳,等来了机会。

  至于上面的人,谁提拔了他们,谁栽培造就了他们?

  不存在的,都是他们努力的结果。

  对此张希孟只想说,干得好!

  就是这样。

  虽然尽管如此,官吏们还是不免抱成一团,私相授受……但是毫无疑问和前面相比,会改观不少。

  毕竟都是靠着我自己努力的,我又何必把身家性命挂在别人身上?

  让我替你们败坏国法,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必须加钱!

  而且即便加了钱,我们也未必老实听话。

  总而言之,一群名为职业文官的人,开始进入朝廷,取代原来的官吏。

  属于大明朝的新旧交替,已经启动了。

  张希孟没有去应天,而是选择在扬州,默默观察一切,他的心情很好。

  事情比他想象的要顺利,朝局剧烈的改变,也没有怎么波及民间,除了让百姓多一点谈资之外,别无更多。

  终于,大局平稳,可以进入喜闻乐见的环节了。

  数以千计的要犯,都在诏狱。

  还有过万的从犯,关押在各处。

  要处置他们,那可是一项相当庞大的工程。

  而且这些卧龙凤雏,贪的五花八门,一本大明刑统,除了封面,他们几乎都干了。而且还有许多人,突破了刑统的范畴,逼着朝廷不得不修法,才能跟得上他们犯罪的进度,填补空白了属于是。

  首先就是那位喜好玉石的都转运使樊光,他靠着三年多的时间,积攒下让马皇后都汗颜的玉石宝贝,这要是不给他点颜色瞧瞧,简直有辱皇家威严。

  姚广孝递上去了千刀万剐,凌迟处死。李善长觉得太过分了,还是腰斩吧,毕竟还干脆一点。

  结果朱元璋一样没有同意,他只是让人准备了木枷,然后把这二百多斤的玉石,都挂在了木枷下面。

  本来木枷几十斤重,就相当恐怖了,又加上了二百多斤的玉石,这玩意简直能要命。

  不得不说,朱元璋在收拾贪官上面,真的很有想象力。

  没有法子,咱当和尚,流浪乞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忍着腹中痉挛疼痛,就想着怎么摆布他们,才好受一点。

  现在机会来了,不下狠手,简直对不起老天爷。

  这份沉重的木枷,放在两个肩膀上,没有一刻钟,就压得樊光忍受不了。

  事先已经把他们吊在了一个木笼子里,双手绑在了架子上,动弹不得,然后再戴上沉重的木枷,坠上二百斤的玉石。

  所有的份量,都加在了肩头上。

  咔嚓!

  一声清脆的断裂声,锁骨被压碎了。

  樊光发生凄惨的叫声,可是很快他就叫不动了。

  枷锁继续下压,断裂的骨头,插入肺叶中,鲜血顺着口鼻流出,凄惨无比。他就像是被抓住喉咙的鸡,渐渐失去了氧气,脸憋得铁青,失去了生机。

  临死前的挣扎,让他拴在架子上的双手都脱臼了,皮肤撕裂,鲜血涌出,白骨外露。

  这位贪的让老朱破防的男人,就被自己贪墨所得的玉石,活活压死。

  这还不算完,老朱有下旨,把他们的皮剥下来,就用这些玉石,填充进去,单独展示!

  别人是剥皮楦草,他是剥皮塞玉。

  待遇还真是不一样!

  几乎一瞬间,就成了报纸的头条热门!

  百姓们奔走相告,喜悦不已。

  而在还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都转运使同知腰斩,多达十三位的判官,有十二位处死,下面的书吏,五十多人砍头。这些人还只是两浙盐运使司……报纸上面,每天都有预告,告诉大家伙,陛下又杀到了哪里!

  想看热闹的,千万别错过!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臣,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大明第一臣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