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门槛(2/2)

小说:大明第一臣 作者:青史尽成灰 更新时间:2023-02-06 23:30:32
  

  但看到成绩单的时候,老朱的脸也很黑,“进步不小,咱答应给你奖金,现在就给你!”说着话,老朱拿出了一百两的一个大元宝,递给了张承天。

  张承天接在手里,还掂量一下,随即张嘴,想要来一口。

  朱元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咱还能给你假的吗?你小子想些什么?”

  张承天无奈苦笑,“陛下,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有点好奇,怎么您老不高兴啊?”

  朱元璋瞪了他好半天,突然一伸手,掏出了十几张成绩单,都砸在了张承天面前。

  试问谁收了十几张成绩极差的单子,心情能好?尤其是还都是自己家的,老朱没有直接爆发,就算涵养好了。

  “陛下,那个皇孙呢?他怎么样?不会也不行吧?”

  提到了皇孙朱雄英,朱元璋总算是有了点兴致,“还成吧,他师父说小孩子悟性不错,算学天赋也挺好的,值得栽培。”

  夏知凤能说不错,那确实可以。毕竟夏知凤有一说一,绝不会撒谎。

  能在她嘴里得到一个好,甚至可以说还要在张承天之上。

  天可怜见,老朱家总算有个聪明的了,不然朱元璋非郁闷死。

  当然了,朱雄英的情况有点特别,他的算学天赋,都用在了统计种田上面。

  小家伙已经收集了不少高产的稻种,准备来年种下去。

  这样一代一代选育,没准还真让他整出一点名堂。

  “臣要提前恭喜陛下,圣孙聪慧,真是皇家之福啊!”

  老朱脸上止不住的喜悦,却说道:“他还太小了,慢慢看着吧!”老朱想了想,又问道:“你现在听到点消息不?尤其是向外开拓,到底如何了?”

  听到这里,张承天终于打起精神,跟老朱聊了起来。

  话说老朱的那些凤阳老乡,他们已经找到了一块落脚地。

  距离不算远,就在高丽国的济州岛。

  这帮人漂洋过海。找到了一处落脚之地,简直高兴坏了。

  全都以为发了财,老天庇护。

  可是登岛之后,这帮人就傻眼了。

  济州岛这个地方,到处都是石头,土地贫瘠,还不时有风暴袭来,绝对谈不上什么好地方,甚至可以说是穷山恶水,而且遍地还有刁民。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是什么好地方。

  农业时代衡量一块土地好坏的标准,和工业时代,确实不一样。

  像是后世,这么一个海岛,一旦落入手中,航运贸易,简直不要太好。而且还可以吸引大公司过来注册,弄个金融服务中心。搞点旅游业,什么都行。

  要不了几年,就能变成海上明珠,发财简直不要太容易。

  可是在一群纯粹的农夫看来,这个破岛,遍地都是石头,冬天寒冷,夏天风暴……土地贫瘠,种不出来多少粮食,在这么个地方,搞不好就要饿死。

  简直糟透了。

  不过他们还算运气好,到了这边,不到十天,就遇到了驻高丽的明军。

  双方简单交流之后,明军给他们指点了一条活路。

  原来这个岛是元朝的马场,是用来筹备攻击倭国的。

  现在已经荒废了,不过却很适合发展畜牧业,在岛上养殖牛马牲畜,不管是什么,只要品质好,军中就能收购,当然了,运到大明出售,也是没有问题。

  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们又一次衡量了这个岛……确实,种粮食不行,但气候凉爽,牧草长得挺好。

  不管怎么样,就赌一把吧!

  百姓先是购买了五百只小羊,在岛上养殖。

  总而言之,算是有了一条生路。

  如果一切顺利,过了一两年,开始稳定出售肥羊,日子就能好起来。

  “他们还说多亏了我娘,给他们提供贷款,能够买羊,不然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老朱忍不住重重叹息,“这么说,向海外开拓,还真不容易!就没有什么比较容易的?”

  “有!”张承天道:“我听说朱英找到了一处大岛,那边气候湿热,非常适合种甘蔗。”

  “甘蔗?”

  “对,就是能榨糖的那种……陛下,算来算去,向外开拓,最好的地方,就是能提供白糖的,那才是真正宝藏!”

  老朱想了想,道:“榨糖容易吗?”

  “不容易!”张承天很干脆告诉他,“甘蔗田特别湿热,都是蚊子。而且到了收获的时候,要两个时辰,就榨成糖浆,不然那么热,砍下来的甘蔗,会变质的,产出的糖,也会不好。所以需要很多很多的劳力。”

  朱元璋点了点头,“咱知道了,这一次来了这么多要归附大明的,他们总要表示一下!想当大明的忠臣,没有那么便宜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臣,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大明第一臣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