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 第843章 这位是……夫人?(1/3)

小说:刺明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更新时间:2023-11-07 14:42:12
  第843章这位是……夫人?

  (0843)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

  刚刚将柳仙倩撵走,王时德就过来报告:“大人,外面有蒙古人的使者求见,自称是来自遥远的呼伦贝尔。”

  张准点点头,随口说道:“应该是蒙古敖特尔部落的人,请他进来吧!记得客气一点!”

  王时德就转身出去了。

  张准下意识的看看墙壁上的地图,看着北方呼伦贝尔草原的位置,又看看自己所在的锦州。敖特尔部落的人,动作不慢啊。从这么远的呼伦贝尔,来到锦州,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间还要穿越科尔沁部落控制的草原。游牧民族毕竟是游牧民族,在大草原上的移动速度极快。要是换了汉人,两个月的时间,只怕够呛。

  在还没有到来锦州的时候,张准已经派人和山海关的蒙古人敖特尔部落的商人取得了联系,清楚的表明了自己的意思,希望敖特尔部落能够派遣得力的人来找自己,当面洽谈一些事情。结果,敖特尔部落的使者,这么快就到了。看来,对于和自己的合作,敖特尔部落还是有诚意的。嗯,只要有诚意就好。

  其实,明国人对呼伦贝尔草原并不陌生。在明国,贝尔湖一般被称作是捕鱼儿海。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九月,朱元璋派遣永昌侯蓝玉为大将军率军进攻北元。次年四月,蓝玉带领军队来到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听说北元皇帝脱木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立刻掩旗息鼓,兼程而进,对元军发起突袭。

  元军对蓝玉的行动,完全没有觉察。结果,蓝玉的大军杀到以后,元太尉蛮子仓促拒战,被杀。脱木思帖木儿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遁去。明军俘获其次子地保奴,及故太子必里秃妃,并公主等一百二十余人,官属三千,男女七万,马牛驼羊十五万及宝玺、图书、金银印等。

  这一次战斗,可谓是彻底给汉人长了脸,也算是雪了靖康之耻的耻辱。在靖康之耻中,汉人的公主什么的,都被游牧民族抢走了,之后汉人一直没有机会报仇雪恨,最后南宋还灭亡了。直到捕鱼儿海大战,蓝玉将蒙古人的公主什么的,都一股脑儿的抓了回来,才算是给靖康之耻彻底的报了仇。从复仇的角度来说,蓝玉比岳飞还要生猛多了。当然,朱元璋也是猛人。

  因为捕鱼儿海大战的缘故,要说蒙古人和明国之间,没有一点间隙,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退走大草原的蒙古人,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原肥沃土地的觊觎。只不过,他们的力量已经不复以前。即使是也先、俺答汗等人,也不过是给中原王朝,造成些许的麻烦而已。想要重新入主中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今天的敖特尔部落,很多就是当年北元帝国的后人。捕鱼儿海战斗,应该说,一直都是他们内心的痛。要说他们不想报仇雪恨,那也是假的,谁不愿意重新铸造自己的辉煌?但是,他们同样知道,现在的蒙古人,已经不是当初的蒙古人,现在的汉人,也已经不是当初的汉人,以他们的能力,是不可能报仇雪恨的了。

  事情毕竟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很多人和事,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是追求利益的时代。汉人如此,蒙古人同样如此。呼伦贝尔草原需要汉人的物资,需要汉人的救济。而汉人,需要游牧民族的战马,需要游牧民族的骑兵。

  这是**裸的利益交换。既然是利益交换,双方的历史恩怨,就要暂时的放下。双方合作,双方都有好处。要是双方打起来,那双方都没有好处。这样浅显的道路,相信蒙古人也是懂得的,敖特尔部落的使者,飞快的到来,就是最好的证明。

  张准从来不觉得,汉人自己的骑兵,可以在骑术上赛过游牧民族的人。别人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和马匹混在一起了。汉人的骑兵,很多都要入伍以后,才开始训练。光是从熟悉马性这个方面来说,就很难追得上别人。

  至于除了骑术之外,其他的经验,比如说野外生存、打猎、辨认方向、寻找水源、躲避危险、给战马治病之类的,就更加不用说了。每次汉人骑兵出战,哪怕力量再强大,都必须有游牧民族的探子作为向导,否则,在大草原上,绝对是寸步难行啊!

  卫青和霍去病的骑兵,都是大汉帝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积累起来的,成本是相当高昂的,几乎是掏空了大汉帝国的国库。事实上,在他们两个折腾过以后,大汉帝国的国力,也有点衰弱了,结果导致了后来一连串的事情。

  相对而言,唐朝的骑兵,就要成本低得多。因为,他们大量的使用了雇佣军参战。大唐帝国北部的所有游牧民族,几乎都被大唐帝国征用过,比如说突骑施、葛逻禄、沙陀啧、图伦啧等部落,都是大唐帝国最喜欢使用的雇佣军。有人计算过,汉人自己训练一个骑兵的成本,可以雇佣五个甚至是十个游牧民族骑兵。

  基本上来说,汉人自身只要保持一支五万人左右的骑兵队伍作为骨干,作为统治者的核心力量,其他的骑兵,都可以大量的使用游牧民族。游牧民族需要的物资,其实真的很少,性价比非常高。五百担的茶叶,就足够他们发动一次军事行动。而五百担茶叶的价格,甚至还不够杨贵妃吃一顿饭。

  在对外扩张的时候,使用游牧民族特别有效。特别是向西方,向北方扩张,离开这些游牧民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由于汉人的生活习俗,很难在荒芜的西域和遥远的北方生存,单纯依靠汉人的力量,***到大漠以北,葱岭以西,基本上就是极限了。

  西伯利亚的寒流,动辄就是零下五六十度,呼出的热气都可以随时结冰,就算是铁打的汉人,都很难受得了。只有那些生产在高纬度地方的游牧民族,如哥萨克等,才可以***的驰骋。当然,部分的蒙古人也是可以做到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刺明,刺明最新章节,刺明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