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0009【露财】(2/3)

小说:北宋穿越指南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12-12 05:13:02
  

  朱铭说:“包装盒不能露馅,虽然印的是繁体字,但包含有厂家信息。”

  朱国祥把包装盒塞回背包,问儿子:“只卖一支?”

  “物以稀为贵。”朱铭说。

  一共有六支湖笔,全是送给亲戚家孩子的过年礼物。做工精细,价值不菲,虽然不是上品,但一支笔也值几百块钱。

  就在即将敲门的时候,朱铭突然问:“湖笔在哪个朝代出名的?”

  朱国祥摇头:“不晓得。”

  事情有些尴尬,万一北宋时期,湖笔并不出名咋办?

  朱国祥仔细想了想:“我买笔的时候,商场售货员好像说,湖笔在唐代就很出名了。还引用白居易的诗,千万毛中拣一毫。咦,我怎么会记得这句诗?”

  朱铭说:“我们穿越以后,似乎记性也变好了。我以前做视频查过的资料,很多细节内容都能脱口而出。”

  “管他呢,试试看吧。”朱国祥道。

  事实上,湖笔要到元代才真正闻名,宋代的时候只受小范围追捧。

  “嗙嗙嗙!”

  朱国祥扣响宅门。

  不多时,宅门打开,看门的是个老苍头。

  见父子俩穿着一身破烂,而且还略带馊臭味,老苍头把他们当成了乞丐,二话不说就把宅门重新关上。

  没办法,只能继续敲门。

  估计是把看门老头敲烦了,宅门再次打开时,多了个手持棍棒的家仆。

  年轻家仆呵斥道:“讨饭的滚远点,也不看看这是谁家宅子!”

  朱国祥被棍棒逼得退后两步,捧着湖笔说:“我们不是讨饭的,我们是途经此地的商人。这支毛笔,乃上品湖笔,价值百贯钱,老白员外见了肯定喜欢。”

  看门老头和年轻家仆,明显都不识货,更不相信一支毛笔价值百贯。

  朱铭和朱国祥父子俩,瞬间从乞丐变成骗子。

  年轻家仆抡起棍棒,恶狠狠道:“再不走,俺就打将来了!”

  朱国祥扭头看向儿子,朱铭摇头叹息,齐刷刷退出老远。

  “嘭!”

  宅门再度紧闭。

  朱国祥问:“怎么办?”

  朱铭说:“守着,总有识货的。”

  朱国祥道:“我看集市上有当铺,不如去当铺问问价。”

  “也是个办法。”朱铭点头说。

  二人折返回去,张广道还守在原地,没有趁机将瘦马牵走。

  张广道笑问:“进不去吧?”

  朱铭说:“看门的不识货,得跟那老白员外当面接洽。”

  张广道笑得更开心:“跟俺回山里算球,老白员外哪能轻易见到?”

  朱铭说:“倒是稀奇了,我父子二人,落魄至此,身无长物,张家哥哥为何一再相邀?”

  张广道说:“你们说话做事,都跟寻常不一样,肯定不是甚普通人,多半是读过书的学问人。俺们寨子里好汉很多,就缺能读书写字的,哥哥们见了定然喜欢。”

  “张家哥哥错爱了。”朱铭还是不置可否,他暂时不想进山当土匪。

  张广道陪父子俩回到集市,卢旺和丁大方的家禽也卖完了。

  众人在集市吃了碗面,张广道掏钱请客,填饱肚子后便要分别。

  离别之前,张广道抱拳道:“两位要是想通了,就去村里找田家兄弟,田二会带你们进山。”

  “小弟谨记。”朱铭拱手道。

  把三人送至渡口登船,朱铭和朱国祥便前往当铺。

  朱国祥站在店铺外看马,朱铭拿着毛笔进去。

  这是个综合性的店铺,不仅做典当生意,还兼营卖米业务,以及钱粮兑换。

  宋代实行两税法,即收夏粮和秋粮。

  夏粮征税,很多时候是收布匹。

  如果是五等下户,并非单独交税,而是七户人家编为一组,凑足一匹绢布交给官府。下户的家里都很穷,可能拿不出绢布,也拿不出钱财,只能卖粮换钱再去买布交税,这时候就得找钱粮兑换铺子。

  “湖笔一支,劳烦开个价。”朱铭拿出毛笔。

  当铺掌柜明显没听过湖笔大名,顺手接过毛笔问:“死当还是活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穿越指南,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北宋穿越指南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