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瀚,费如兰小说 1031【乡士与村吏】(1/2)

小说:赵瀚,费如兰小说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11-07 14:54:50
  上交所。

  李铨盯着黑板上的股价,脑子里想的却是航海探险。

  这几年在中国与美洲之间往返,他已经发现了夏威夷群岛、大东群岛、中途岛、威克岛、北马里亚纳群岛。虽然其中的一半,早就被西班牙发现,但对中国来说尚属首次。

  接下来,他不打算亲自去美洲,而是从菲律宾群岛南下。

  李铨听西班牙人说,更南方有大岛,皆热带雨林。那里的猎头族,比吕宋和台湾还残忍。

  探险船已经造好了,一共有三艘,都不是很大,等信风来了就出发。

  他开出比美洲航线还高的工资,终于把船员给招募齐整。其中最积极的是程景明,这位苏州富二代,没问工资就报名了,只想坐船满世界转悠。

  “当当当!贵德盐厂涨停,贵德盐厂涨停,贵德盐厂的申请单不要再拿来!”

  前方的敲钟声,打乱了李铨的思绪。

  李铨不禁吐槽:“无聊的把戏。”

  他是搞海贸的,当然知道发行股票的意义,公司可以非常便捷的从民间募资。但股市花样繁多的套路,导致股票成了赌博,至少对散户们而言是如此,这就让李铨觉得很没意思了。

  “李指挥不下场试试手气?”旁边一个富商问道。

  李铨说:“在海上冒险就够了,不必来股市里冒险。”

  那富商恭维道:“李指挥蹈海万里,九死一生为陛下做生意,拳拳报国之心实令在下佩服。”

  不管李铨怎样解释,四海商社都被认为是皇商,而他在人们心目中就是皇商头子。

  从南京到吕宋,一路上只要报出名号,无论官民都要对李铨客气有加。真的,李铨相见谁就见谁,总督、布政使这些封疆大吏,接到李铨的拜帖都是立即召见。

  如今的四海商社,已经有19艘船,全都可以远洋航行。算上在中国、日本、美洲和檀州(夏威夷)的商站人员,公司员工已经超过6000人。他们有私人武装,甚至有殖民地——檀州和新登村,实质上就是四海商社的殖民地。

  而且,业务已经不限于美洲贸易,有一批商船固定航行于山东、辽宁、朝鲜、日本之间。

  甚至垄断了山东到图们江的贸易,但这个垄断是无奈之举。图们江入海口非常偏僻,只有两百多汉人(全是流犯),就连女真族的数量都不多。跑一趟赚不了几个钱,民间商船都不愿去。

  所以说,四海商社带着些官方属性。跑图们江不咋赚钱,继续往美洲移民也不赚钱,四海商社却愿意去做,目光明显是放在二三十年以后。

  李铨跟身边的富商聊了几句,突然一个手下跑进来,低声说:“日本萨摩藩的浪人造反了,鹤丸城被起义军攻破!”

  “鹤丸城被攻破?”

  李铨惊讶道:“当初大同军攻打鹤丸城,带着火炮都废了一番功夫,那群浪人怎么可能攻克城池?”

  ….不断有人冲进交易所,明显也是得到消息。

  十多分钟后,主营日本贸易的公司,股价勐然开始暴跌,不到一个小时直接跌停。

  《逆天邪神》

  ……

  由于大同军去鹿儿岛打了一遭,岛津氏的历史已经完全改写。

  被中国扶植起来的家督已经去世,目前的家督叫做岛津义正。而支付给中国的战争赔款,也是六年前才连本带利结清。

  既要支付赔款,又要忙着享乐,即便走私贸易利润巨大,岛津氏也有些扛不住,于是加大对百姓的盘剥力度。更何况,走私贸易获利,还要分润给幕府老中,否则老中们就扬言要严查走私。

  江户时代的日本农民,既像自耕农,又像是佃农。

  土地都是领主的,农民只能佃耕。但佃租的土地,又可以传给子孙,相当于获得了永佃权。那为什么说他们像自耕农呢,因为农民不仅要交租子,还要缴纳田赋。

  又交租子又交税,这在大明也不多见啊。

  地租和赋税统称年贡,约占农民总收入的60%到80%。

  你以为这就完了?

  还得交杂税,割草、捕鱼、狩猎、制盐、过桥、行船……只要你有这些行为,就得照规矩交税。

  年贡和杂税之外,还要服徭役,无偿给领主干活。

  1928年出版的《农民暴动的研究》,统计江户时代二百多年间,日本一共发生了574次农民暴动。但二战之后,日本学者继续研究史料,发现江户时代农民暴动超过1000次!

  平均下来,每年暴动四次。

  而且,时间越是往后,暴动计划就越详细,因为已经有了无数经验,甚至总结出成熟的起义套路。

  聪明的农民起义领导者,会提前数年开始准备。他们往往是浪人或乡士(村中武士),装扮成和尚巡游四方,刺探民心,网罗同道。同伴数量越来越多,就装扮成医生和按摩师,往来于各个村落,定期进行消息传递。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赵瀚,费如兰小说,赵瀚,费如兰小说最新章节,赵瀚,费如兰小说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