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瀚,费如兰小说 102【天下大同】(1/2)

小说:赵瀚,费如兰小说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06-24 01:16:08
  黄家祖宅的会客厅,被改造为武兴镇公所会议室。

  今天,是大同会的成立会议。

  参会者共有十二人:赵瀚,庞春来,张铁牛,陈茂生,费如鹤,费纯,黄绯,黄翡,江大山,黄幺,黄顺,黄顺甫。

  黄顺甫就是那个学童科长,虽然属于自耕农出身,但跟黄老爷血脉比较疏远。

  而且,他家的地虽然不少,但丁口也多啊,已经被赵瀚强制分家了。

  在黄顺甫看来,分家什么的无所谓,能少交赋税才是重点,他家今年终于能吃饱了。

  作为本镇第一个主动投效的读书人,而且做事非常积极认真,赵瀚当然是要加以重用的,大同会的成立大会也允许其参加。

  赵瀚笑问:“都看了《白毛女》吧?”

  “看了。”众人点头。

  “如何评价此戏?”赵瀚又问。

  “没有弋阳戏好看,”费如鹤率先开口,说完又补了一句,“我见村民都义愤填膺,这个戏是演给他们看的,想必已经演到他们心里。”

  黄幺感慨道:“演得很真,我每次都不忍看完。”

  小翠说:“我排练的时候,演着演着就哭了。”

  费纯则哀叹道:“能不能换个人演黄世仁?后面这几场,要不是有团勇营站岗,我怕要演一次被打一次。”

  “哈哈哈哈!”

  众人放声大笑,就连庞春来都笑个不停。

  幸好演出的时候,沾了假胡子,还戴着帽子,否则费纯出门就要被打!

  庞春来虽然一直想要造反,但他的造反思想很传统。无非结交士绅大族,结交三教九流,静待天下之变,趁机揭竿而起。

  直到现在,庞春来渐渐被赵瀚影响,开始接受底层变革路线。

  庞春来发言道:“话剧这种戏很好,老百姓一看就懂。先演《白毛女》,再开诉苦大会,老百姓的情绪就调动了。若官府敢派兵,老百姓不会答应的,他们都不想再过以前的苦日子。老夫觉得,今后每到一个地方,就先给农民分田,再演《白毛女》,接着开诉苦会。开完诉苦会,立即招兵买马,百姓必定踊跃投军!”

  “庞先生说得好!”赵瀚带头鼓掌。

  “啪啪啪啪!”

  其他人也跟着鼓掌,他们已经知道了,庞春来是赵瀚的老师。

  赵瀚突然说:“衍初(黄顺甫),你来读大同会的总章。”

  被赵瀚单独点名,黄顺甫非常兴奋,连忙站起来朗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赵瀚询问众人:“都能听明白吗?”Μ.

  读过书的点头,没读过书的点头又摇头,大概是能听懂一小部分。

  赵瀚吩咐道:“衍初,你给大家用俗话讲讲。”

  总章里面是有翻译的,且是赵瀚夹带私货的翻译,黄顺甫照着念就是:

  “天底下最大的道理,就是要有公心,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朝廷是皇帝的朝廷,是当官的朝廷,是地主的朝廷,也是工匠的朝廷,是农民的朝廷,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朝廷……”

  “既然是大家的朝廷,选官做事的时候,就该选好人做官,就该选有能力的做官。”

  “朝廷跟官府,应该讲信用,对待老百姓要和气,不能整天只晓得盘剥百姓。”

  “官府和百姓,百姓和百姓,都该亲如一家人。要爱自己的爹娘、自己的子女,也要爱别人的爹娘、别人的子女。”

  “老人应该安享晚年,人老了不能干活,也该有吃有穿,有儿女孝顺送终。年轻人就该有田耕、有工做、有活干、有书读,更有能力的,就让他们去做官,把天下治理得更好。小孩子要有人养,让他们顺顺道道的长大。”

  “没有子女的老人,没有丈夫的寡妇,没有爹娘的孤儿,官府该救济他们,左邻右舍也该帮他们。”

  “男人长大了,都可以娶媳妇,都可以找到活干。女人长大了,都可以嫁个好人家。”

  “财货钱粮,自己辛苦赚来,不要嫉妒别人,不要铺张浪费,不是自己的就不要。别人有才学、有力气,也不要去嫉妒。有才学的人,有力气的人,应该好好做事,不要仗着才学和力气就欺负别人。”

  “这样一来,老百姓就不会想着造反,也不会舍家去当盗贼。不闩门都没人来偷窃。这就是大同!”

  有些翻译,是赵瀚故意曲解的,听得费如鹤等读书人一阵皱眉。

  江大山、黄幺等不读书的,却听得无比向往。

  黄幺赞叹道:“这是孔夫子的书吗?写得真好!”

  赵瀚笑问道:“你们想不想天下变成这个样子?”

  费如鹤吐槽道:“谁不想啊?古今没有哪个圣贤能做到。”

  “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要不要去做,又是另一回事,”赵瀚叹息说,“天下大同,不容易做到。但能接近一分是一分,能做到一分是一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赵瀚,费如兰小说,赵瀚,费如兰小说最新章节,赵瀚,费如兰小说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