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瀚,费如兰小说 154【不讲道理】(1/2)

小说:赵瀚,费如兰小说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06-24 01:16:08
  “我不服!”

  王元禄突然惊恐大喊。

  黄顺甫呵斥道:“大胆,主官已经判决,莫要咆哮公堂!”

  赵瀚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笑道:“好,我今天让你心服口服,有甚不服的就说出来。”

  王元禄毕竟是举人,脑子转得非常快:“总镇,你以《大明律》来判我,自己可又遵守过《大明律》。若自己都不遵守,又有何理由引用《大明律》?”Μ.

  此言一出,众皆惊骇,这是在说赵瀚造反,显然王元禄破罐子破摔了。

  “嗙!”

  赵瀚喝道:“上《明大诰》。”

  四个差役捧着《明大诰》出来,分别是:《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大诰武臣》。

  这玩意儿由于太过酷烈,朱棣那时就已经不用。

  但存世量太大了,当年家家户户都有一本,靠教授《明大诰》为生的老师,就在北京一次性汇聚了十九万人。

  因此,许多人家里现在还保存着,只要手持《明大诰》,所犯流放罪以下,皆可减轻一等处罚。

  四部老古董法律被抬出来,大部分听审者都云里雾里,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

  赵瀚问道:“你可知这是什么?”

  王元禄同样很疑惑,摇头道:“不知。”

  赵瀚说道:“这是太祖皇帝的《大诰》,太祖皇帝说‘此上下之本,臣民之至宝,发布天下,务必户户有之。敢有不敬而不守者,非我治化之民,迁居化外,永不令归。’又说,手中持有《大诰》,笞杖徒流罪名,可减一等。手中若无《大诰》,罪加一等!”

  还有这种玩意儿?

  还有这种好事情?

  许多人都想去弄一本《明大诰》,犯罪了可以减刑啊!

  “你不相信?”赵瀚对差役说,“抱过去给他看看,让他翻几篇体会一下。”

  王元禄在接触《明大诰》的瞬间,就知道这玩意儿并非伪造,版印两百多年的东西一看就知。

  他随手翻看几页,顿时吓得头皮发麻。

  官员因公出差,需要乘坐公车,携带物品必须在十斤以内。每超额五斤,处罚十鞭。超额十斤以上,罚鞭翻倍,即每五斤罚二十鞭。

  贪官污吏,最轻也是发配边疆。贪污六十两以上,就将面临枭首、剥皮、冲草等酷刑。

  里面还附带案例详解,洪武十八年,户部侍郎与官绅勾结,起获赃粮七百万石,因此判处死刑的官吏、士绅有数万人。

  一起贪污案,杀了几万人!

  王元禄哆嗦着再翻开一页,余姚县令私刻公章,骗百姓立假契。事发之后,又贿赂官员脱罪。判处:墨面文身,挑筋去指!

  王元禄终于知道,《明大诰》为何被废除了,这玩意儿让贪官污吏没法活啊。

  “嗙!”

  赵瀚说道:“太祖皇帝的《明大诰》定了规矩,若有贪官污吏、劣绅豪强害民,百姓可将其扭送至京城。甚至,百姓有权闯入官府,捉拿贪官污吏,胆敢阻拦着,诛灭全家!”

  包括坐在赵瀚身边的欧阳蒸、黄顺甫,都当场给听傻了,百姓冲进官府捉拿贪官污吏?

  费如鹤扭头看着费映珙:“四叔,你听过吗?”

  “没有。”费映珙摇头。

  朱元璋颁布《明大诰》时,铅山费氏还是小门小户。

  赵瀚痛心疾首道:“如今之天下,贪官污吏盈朝,劣绅豪强遍地。若全都扭送去北京,如何抓得过来?本人不才,欲复洪武之治,肃清天下罪恶。贪官污吏,劣绅豪强,抓不胜抓,杀不胜杀,某只能代行官府之责。便是太祖皇帝复生,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异议。莫要说我强词夺理,是那皇帝和朝廷,自己不遵祖宗之法!”

  造反的合理性找到了,咱是按朱元璋的法子做事。

  赵瀚欺负大家没看过《明大诰》,朱元璋对贪官污吏严厉,对造反之徒就更是无情。

  赵瀚问王元禄:“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王元禄吓得浑身颤抖,突然灵光一闪:“总镇,贱籍便是太祖皇帝定下的,总镇既然废除贱籍,就不该按《大明律》来判我!若依太祖皇帝,那杨春娥本属贱籍,如何又能从良为民?”

  赵瀚冷笑道:“你倒是机灵。”

  朱元璋做事,很多时候想当然,《明大诰》也扯淡得很,是被朱棣给亲自废除的。

  赵瀚说道:“其一,杨春娥乃犯官之后,并非世代贱籍。其二,太祖皇帝虽然制定贱籍,却也给贱籍留了活下去的法子。而今的大明,别说贱籍过不下去,便是良民又如何得活?还有家奴,太祖皇帝治下,官民何人敢蓄奴,何人敢收良民为奴?在我看来,朝堂诸公,是要把天下万民皆变为奴仆,是要把天下良民皆堕为贱户。且说军户,而今与贱籍有何区别?不是我要违抗太祖皇帝,是他的不孝子孙数典忘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赵瀚,费如兰小说,赵瀚,费如兰小说最新章节,赵瀚,费如兰小说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