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瀚,费如兰小说 440【金陵大学与神童】(1/2)

小说:赵瀚,费如兰小说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06-24 01:16:09
  越南阮措、朝鲜尹善道都没立即离开,被留下来观看新落成的金陵大学。

  这是赵瀚治下第一所大学,地址位于大明南京国子监,也就是后世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附近。

  永乐年间,南京国子监有九千学生。

  后来就渐渐衰落了,到明末更是破败不堪,许多建筑都已经朽坏。

  如今,焕然一新。

  大明湘南巡抚王之良,被迫投靠赵瀚之后,如今做到礼部员外郎,负责带着这些外国使节参观。

  此君年事已高,不想再当从五品官员,申请转为大学教授,已经获得赵瀚批准。

  王之良的学派是“新关学”,跟大同理论非常接近。他最新的学术成果,是将横渠四句与大同理论结合,其文章明年就能编入《大同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尹善道是朝鲜的世子师,专门给朝鲜王子传授功课。可惜,他的两个王子学生,都被满清抓去当人质,如今却是一死一病。

  一路上,尹善道都在向王之良请教理学。

  王之良走在校园之中,捋着胡子说:“天心即人心,天道即人道,天理即人理。”

  尹善道又问:“如何做学问?”

  王之良笑着回答:“明体适用,匡时要务。道不虚谈,学贵实效。”

  尹善道感慨说:“君真乃大儒也。我国士子,便好虚谈,不务实际,致使国家败坏不堪。”

  王之良说道:“吾非大儒,只是金陵大学一教授耳。真正的大儒,都在翰林院与钦天院,那才是真正做学问的地方。”

  “钦天监不是研究天文历法的地方吗?”尹善道表情疑惑。

  王之良解释说:“非也。今之钦天院,有数学、物理、农学、天文等馆,亦是研究大学问的所在。”

  尹善道忙问:“物理乃理学也,怎不在翰林院?”

  “哈哈哈,”王之良大笑,“此物理,非彼物理。”

  越南使者阮措,只是一路听着,他虽然学过四书五经,但在中国充其量就是童生水平。

  行至一处校舍,阮措惊讶道:“窗户竟用琉璃?”

  王之良笑道:“此物乃玻璃,莫要惊诧。如今南京城里,许多有钱人家,都已将窗户纸换成玻璃。”

  阮措难以置信:“昨日在宫中,我见窗户用玻璃镶嵌,还以为只是皇帝陛下的御用之物。没想到,民间百姓亦能使用,中国竟然富庶至此乎?”

  尹善道也说:“天朝上国,果然非同凡响。”

  整个金陵大学,都是南京国子监翻新的,窗户纸全部换成透明玻璃。

  大玻璃不好造,小玻璃却容易烧制,嵌在原本的窗棂上便是。而且这些玻璃并不纯净,带着淡淡的绿色,达不到磨制千里镜的标准。

  又行一阵,使者们看到旗帜飘扬。

  阮措问道:“这是天家大旗?”

  王之良说道:“此乃国旗。前段时间才确定,今后的官府和学校都要升此旗帜。底色为靛蓝色,意喻天下万民。金色升龙,意喻应民承运皇帝。其下较小的图案,是仙鹤与麒麟,意喻文武官员。此合三原之论,皇帝、官员、百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升龙鳞爪间的云纹,意喻天人合一。仙鹤与麒麟踩着的江崖海水纹,意喻江山永固。”

  “国旗,国家之旗也,”尹善道拍掌赞道,“此物甚好,朝鲜亦当有国旗。”

  阮措又问:“学堂里怎没有几个人?”

  王之良解释说:“等今年的乡试结束,才有各地学子来就读。”

  尹善道问道:“大同皇帝陛下,终于恢复科举了?”

  “恢复了。”王之良随口回答,懒得多做解释。

  王之良所谓的“乡试”,是今年终于开始各省统考。

  中学生须参加县里组织的毕业考,考试过关能拿到毕业证。再凭中学毕业证,参加全省组织的统考。

  每个省的前五十名(暂定),官府发给路费。到金陵大学就读之后,住宿费全免,伙食费自理,每年学费一两银子。此谓官费生。

  其余中学毕业生,包括往届生,也可报名就读。但是,路费、住宿、伙食都得自己掏钱,并且每年学费三十两银子(含书本费)。此谓自费生。

  今后还会招收外国留学生,每年学费一百两银子。

  一所大学肯定不够,南昌大学、杭州大学、广州大学正在筹备中,明年就能陆续开办了。官费生必须就近入学,否则不能享受优惠,自费生多交钱即可跨区入学。

  等各省都有大学了,官费生名额也会增多,预计每省前百名都能官费入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赵瀚,费如兰小说,赵瀚,费如兰小说最新章节,赵瀚,费如兰小说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