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蛾 010、何由考之(2/3)

小说:隐蛾 作者:徐公子胜治 更新时间:2024-04-27 17:07:18
  

  何考的爷爷有三个孩子,大姑周艳、父亲周度、三叔周峰。三叔去外地读了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当地工作,已结婚成家在北方定居。

  过继通常在族内进行,比如过继给叔伯或本家叔伯,很少听说过继给姑姨家的。奶奶为何会这样想,首先是因为大姑家没儿子,只有何珊这么一个女儿。

  其次还有一个原因不太好公开说,听说周度去世后留下了一大笔钱,这当然是给儿子的,谁能成为何考的监护人便有权动用。

  因为爷爷坚决反对,此事后来不了了之。在何考印象中,爷爷很多事情都让着奶奶,但这次的态度异常坚决,他甚至对奶奶大吼:“我还没死呢!”

  是的,父亲虽然去世了,但爷爷奶奶都健在,而且何考的母亲应该也健在,只是失联了……在这种情况下将他过继给大姑家,属实有点说不过去。

  过继的事情黄了以后,大姑周艳声称,她也是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的,但这是何考奶奶的意思,而且她老公何常山也想这么干。

  然后她就骂何常山是封建思想,嫌弃她没生儿子云云……总之她骂了很久,全村乃至整个镇上的人都知道了。

  对大姑的这套说法,何考是不信的。

  何考还记得,当年奶奶趁着爷爷外出不在家时提了这个建议,大姑和姑父转头就带他去派出所改了名字,将其原名周由之改成了何考,那时候可没看出大姑有什么不乐意。

  何考就由着他们这么干了?他才五岁,能有什么办法,还不都是大人们说了算!

  何考的名字后来为啥没改回来?可能是爷爷一时疏忽,也可能是冲突双方各退一步就这么含糊过去了,或者干脆就是忘了?

  听说当地派出所那时好像还有规定,未成年人只能改一次名。

  比较靠谱的原因,就是当时恰好赶上何考入学,就用何考这个名字报名取得学籍,后来便没改……越到后来,再想改就越麻烦。

  如今的人想改个名字,涉及到太多的手续及证明,还有一系列文件以及证书。别说改名字了,改常用手机号都很困难。

  所以何考就一直叫何考至今,就是个代号而已,他已经习惯了。

  仔细看何考的经历,会发现缺失了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他的母亲。据说母亲在其三岁时就出国了,去了遥远的米洲,起初的大半年还有电话回来,后来就断了消息。

  何考的家人极少提到他的母亲,只有奶奶偶尔会骂一句“那个xxx”。这个词写不出来,是个地方土语,总之很难听。

  照说三岁的孩子也该有朦胧的记忆了,可是何考的记忆里完全没有母亲的印象,甚至他家里连一张母亲的照片都没有。

  父亲确实给何考留了一笔钱,有人说是周度这些年做生意赚的,也有人说是周度的母亲从外国寄回来的,总之乡间传闻是一笔巨款。

  这笔款究竟有多少呢?何考后来才知道,有八十几万,在二十年前确实不算少了。

  这笔钱一直掌握在爷爷手中,如今已经花光了。爷爷不擅做生意,更谈不上精通理财,随着社会发展和通货膨胀,“巨款”实际上是越存越少。

  除了周度从小的生活支出,这笔钱最重要的用途就是盖了这栋三层小楼。

  小楼的图纸是周度留下来的。周度喜欢搞设计,曾经设计了一栋小楼,包括前院和后院,还说将来儿子娶媳妇,就照这个样子盖新房。

  在他去世多年后,老父亲替他完成了心愿。

  小楼落成时正赶上村改镇,相关房屋进行确权登记,可以交一笔钱办正式的产权证。何考名下这座院落,大约需要缴两万多。

  爷爷掏钱了,这个院落登记在何考的名下,有正式产权。当时还有很多镇民没掏这笔钱,房子和宅基当然还是他们的,如今却被称为小产权房,算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新房落成后,爷爷终于告诉何考,父亲留给他的钱有八十多万,大部分都已经花掉了,最后剩下的这点,就是他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隐蛾,隐蛾最新章节,隐蛾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