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四百八十一章 菜地,刨子(1/2)

小说:回到山沟去种田 作者:二子从周 更新时间:2022-06-01 16:54:21
  x,最快更新回到山沟去种田最新章节!

  第四百八十一章菜地,刨子

  将挖回来的紫薯先埋进去,将薯藤理顺,浇上些水,李君阁又去旁边林子边上挖了一个大坑。

  回来编了个大箩筐,那碳末树脂封住内层埋到坑里,将土四周埋实,上面搭上木棒,在木棒上摆上横条用竹钉固定住,中间留出一道口,最后那废竹料编了四个粗糙的竹篱笆搭成个简陋的棚子,这就是厕所了。

  在水缸里加了两桶水,厕所外边掏上一圈沟,通道菜地旁边挖出的水沟里。

  好家伙要是没有这个,粪坑被暴雨灌满污水横流,那才叫没法收拾。

  回来重点交代俩胡子,我们的文明又向前了一大步,以后三急的时候不用到处现挖坑了。

  晚上饭菜是木薯粥,炝炒紫薯藤,这就把两人开心得不要不要的了。

  绿色菜蔬管够的日子,似乎很久没有过了。

  李君阁一边呼噜呼噜喝粥,一边挑菜,一边对阿音说道:“看来没事儿还得多出去转转,原来林子里这么多的好东西,实在是想不到啊!”

  阿音说道:“以前都不敢走远,你说岛上可能有野物,也不知道伤不伤人,我一般就在后面柴山和湖边转转。”

  李君阁严肃地说道:“现在还是一样,不着急。今天发现了野猪印子,岛上可以吃的东西这么多,鬼知道野猪会有多大,只要上了七十斤,那就是能要命的家伙,我得赶紧把武器搞起来了,靠一把砍刀近身肉搏,危险性太大!”

  吃过饭,李君阁又去竹林中扛竹子,顺便在大竹林靠山的那一侧寻找鼠路,用麻绳下了五个套子。

  套子线比较短,活的是抓不成了,主要是怕竹鼠有了活动范围,转身将麻绳咬断。

  回来将竹筒拿两根隔开放在坝子上,然后将竹材都横放在上面和仍然潮湿的地面隔开,堆成两个横躺着的三角柱体。

  然后又拿出前几天剖好的竹丝,细细编出一个竹丝圆框,有洗脸盆那么大。

  阿音又编织了一米带子。还做了一张帕子,宽度二十公分,长度五十公分,正好将带子用完。

  ……

  当晚,李家沟。

  一群人挤在祠堂里边看节目。

  祠堂电脑室现在有投影仪了,网友将视频连接放到李家沟论坛后,每天晚上这里就热闹了。

  哥大五人组,四爷爷,大伯,老爸老妈,奶奶,二堂哥小堂哥,还有不少得闲了的村民,都喜欢挤到这里来看热闹,俨然跟当年刚有电视机的时候,大家挤公社会议室每晚追《霍元甲》时候的架势。

  大家七嘴八舌,喝茶嗑瓜子评论节目,比电视机里正经主持人队伍还专业。

  王焕邦:“哎呀,今天就追上了吧?这下每天只有一集了,不过瘾啊……”

  王东方:“你说那些老外咋就这么笨?好歹树脂水桶家家都该会做吧,咋愣是就想不到呢?”

  猎户叔:“你当他们都跟我们一样?每年三月还要挑泥粪洒鱼苗?不会也正常,上次那啥小组来,连生火都不会……”

  老爸:“皮娃生火这手是猎户你教的吧?这招好使,比拿打火机生火也慢不了多少了。”

  篾匠叔:“皮娃编竹子的手艺我都无语了,那个鱼籇,简直就是给我李家沟丢人!”

  老妈:“刀子都没有,你还要他咋地?后来有刀子使了不是也能看了嘛?”

  奶奶:“阿音这闺女也真是的!有福不享,巴巴地去受苦!”

  药师叔:“嘿!五嬢,现在的年轻人的想法,我们长辈儿的是搞不明白了,悬天崖林场那边,哪天不堵几对要攀崖年轻人回来?一个个细胳膊细腿的,胆子大得包了天!”

  篾匠叔:“收漆三天了,该熬了……”

  猎户叔:“皮娃提盐这手跟谁学的?这个我可没教过!”

  四爷爷:“好些都是古法,泥球那手,是渝州小盐厂以前的创造;得到灰盐的方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里有提到过;豆浆点卤去除杂质那手,是自流井那边汉代就有的手艺;中间那些往里头兑古怪东西的法门,这个我都不知道了,这娃学的东西可真杂!”

  猎户叔:“好刀!好刀好刀!这把刀搞定,那就万事大吉了!”

  篾匠叔:“收漆四天了,该熬了……”

  奶奶:“我的个天,这就得了二十来斤油了?难怪国外的生活都过得这么好,这就是随手捡钱啊……”

  王东方:“五姐,这随手捡钱也得弯那一下腰。我看那些老外,这是弯腰捡钱都嫌费劲,那叫一个懒哟……”

  王焕邦:“就是就是,还是我们李家沟跟悬天寨的娃子好,从起床到睡觉,手里边就没停过活,两个娃子都是好样的……”

  篾匠叔:“收漆四天了,该熬了,再不熬要酸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山沟去种田,回到山沟去种田最新章节,回到山沟去种田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