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九百一十七章 银杏(1/2)

小说:回到山沟去种田 作者:二子从周 更新时间:2022-06-01 16:54:21
  x,最快更新回到山沟去种田最新章节!

  第九百一十七章银杏

  朝湾子内侧走了一段,避开和两外两根竿子缠线后,李君阁开始摇轮子。

  鱼不大,很快便被摇到了身边,居然是一条斑鳠,俗称‘芝麻剑’那种。

  这鱼和美洲引进的鲶鱼品种叉尾鮰非常相似,不过芝麻剑是真正中国的特有种,两者摆到一起区别就出来了,芝麻剑更像是披着叉尾鮰外衣的石扁头的放大个体。

  胡子是最明显的区别,芝麻剑是白胡子,叉尾鮰是黑胡子。

  芝麻剑身体上也有蓝黑芝麻点,不过背上鱼鳍高立,体型修长,这就是芝麻剑这称呼的由来。

  这鱼现在李君阁还没有突破孵化难度,主要是生存环境非常古怪。

  它们喜欢生活在溶洞地下水和地上河流汇流之处,在桂州分布较多。

  李家沟属于卡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交界,气候也和广西类似,因此这鱼也有,但是数量比较稀少,价钱也贵,一斤两三百元是要的。

  这条芝麻剑有三斤多,李君阁不由得摇头赞叹:“阿音有口福了,不枉我这么早爬起来。”

  将鱼溜到不再动弹,李君阁从屁股上取下控鱼器,小心翼翼地夹住芝麻剑的下颌,将鱼拎了起来。

  取下鱼钩,一看鱼的重量,三斤六两。

  李君阁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回忆了一下大鱼榜上,想不起来到底有没有这个,先不管了,拿出手机自拍留念,先留下证据再说。

  一通折腾完,将鱼护打开扔水里,把芝麻剑放进去养了起来。

  天色亮了,水底肉食性鱼类会停止进食,这时候就该换钓其它鱼种了。

  给钩上换成麝香玉米,重新打入窝点,挂上警报器,李君阁开始收蘑菇干。

  接下来就是两头忙了,收不上一会儿,警报器便会响起,李君阁就得跑过去起鱼,折腾玩回来收一会儿,警报器再次响起,然后又得往回跑。

  等到蘑菇收完,李君阁擦了擦脑门:“忙死我了……”

  船上出现一个身影,却是阿音起来了,正冲着他招手。

  李君阁喊道:“阿音我把你吵醒了吗?”

  阿音摇头喊道:“睡醒的,这都八点了!”

  李君阁说道:“你等等我啊,我回来给你做饭!”

  将鱼竿收回来搁架子上,李君阁跑去起虾笼,搬蘑菇,拿鱼护,然后开着小艇重新回到船上。

  阿音笑道:“听岸上警报器想了好几次,怎么样?收获很多?”

  李君阁笑道:“反正鱼是基本够吃了,你不是想吃虾吗?我们今天就有虾吃!”

  阿音笑着亲了他一下:“二皮你真好。”

  李君阁将大一些的鱼放入鱼舱养着,点起锅子下起了面条。

  另一边烧油,将草虾淘洗干净后下一半焙炒。

  炒到草虾半干焦香味出来,这才从冰箱里拿出事先炒好的鮓辣椒,和草虾炒到一起。

  将面条捞出来,盛上昨晚就炖上的鸡汤面端到阿音面前。

  一个清淡,一个香辣,两者相得益彰。

  阿音笑道:“真好吃!就是这菜可吃不完。”

  李君阁说道:“吃不完也没关系,鮓辣椒焙草虾也可以当冷菜的,跟冷吃兔一样,放着慢慢吃一个星期都没问题。今天钓到一条芝麻剑,早知道我昨天就不炖鸡了。”

  阿音说道:“这鸡也好吃。”

  李君阁说道:“这还没有下红菇干呢,待会吃完我把红菇干加进去,玩一天回来喝红菇鸡汤。”

  阿音说道:“今天我们怎么玩?”

  李君阁说道:“昨天那叫半途而废,今天我们沿着溪流再往上走走,看看到底是什么样,你记得带上数码相机。”

  吃过饭两人出发,李君阁又先去补了补窝子。

  阿音在船头笑道:“你不是说鱼已经够了吗?”

  李君阁赧笑道:“如果不再钓鱼,就当喂鱼也不错的。再说还可以钓着玩嘛……”

  昨天其实两人没有走多远,今天沿着山溪一路上行,那就越走越深。

  走过两处竹林,李君阁开始转向山脊,沿着山脊向上,路会好走得多。

  秋天正是动物们繁忙的季节,松鼠们在林间疯狂地寻找着食物,然后找地方埋藏起来,还有各种鸟类,也正处于给自己添膘的时节。

  阿音一路拍摄过来,发现了不少的动物,除了松鼠最多外,还有野兔,山鸡,锦鸡,两只看起来像是山羊的羊。

  一路上行,红叶满坡,景致那是美不胜收。

  经过一片坡地的时候,右侧山谷中出现了一处平坦的地方,那里的叶子不是红色,是金黄色,在红叶中高出一头特别显眼,很大的一片。

  李君阁拿栎木棍子指了一下:“那里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阿音说道:“去吧,那里景色肯定不错,我去拍拍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山沟去种田,回到山沟去种田最新章节,回到山沟去种田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