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九百零一章 又到年中总结(1/2)

小说:回到山沟去种田 作者:二子从周 更新时间:2023-07-09 19:45:56
  第九百零一章又到年中总结

  李君阁琢磨了一下:“老伯老婶现在在祠堂里住着,老堂哥老堂嫂也常回来,志愿者们总在那里打扰也不太好。”

  “现在村头那边老谷仓没什么用了,我们是不是把那里改造成一个志愿者营?这活交给他们来干怎么样?”

  阿音笑道:“我怎么觉得,他们会更加地想念美娴?”

  李君阁哈哈大笑:“美娴那是资本家欺骗工人,我这是地主压迫长工!说起管理技巧和运作手法,可不敢和美娴比!”

  次日一早,李君阁又赶去码头给刘三娃送行,鼓励叮嘱一番之后,才去学校和大学生们一起干活。

  顺便通知他们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就是由于以粽粑为首的哥大四人组领导不力,十八罗汉你们快要揭不开锅了。

  好消息就是,志愿者营工程上马,工程为期两周,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内装工作,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个人都能干。

  因此这项工程包给你们,干半天休息半天,我们管吃管住。m.

  吃的不差,至于住嘛,那要看你们的本事儿,因为你们接下来就会住在那里,以后你们的学弟学妹来,也会住在那里。

  所以要不被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戳脊梁骨,你们就得干得起码像一个样子。

  怎么样?有没有意见?

  一文钱难道英雄汉,还敢有什么意见?!

  于是这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下来,哥大学子们上午当农民,下午当工人。

  又去忘忧谷看了一圈,这才去检查田地村外平田收稻子的收尾工作,顺便盯一盯新的产出——真龙眼。

  真龙眼其实现在已经小有名气了,不过只在圈子里流传。

  见识过真龙眼好处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建凯爹,Jack爹,司老爷,玉雕四派,嘉州四老……

  因此等着果子下树的人,不是一个两个。

  当然上述些人不能收钱,不过这些人带来的周边需求,那就让李君阁笑得合不拢嘴了。

  这次操作没有借助特供的东风,实打实的凭名声说话,和吉罗鱼一样。这让李君阁比卖出鹅蛋金的时候还要得意。

  李家沟已经广为人知,只要酒好,就再也不用害怕巷子深了。

  而且桂圆的存储运输要求比荔枝低了太多太多,反倒让习惯了在荔枝收获时疾风扯火的李家沟人有些不适应。

  价格同样不菲,和初期鹅蛋金差不多,几吨下来,李君阁预估也是两三千万的收成。

  诸事顺遂,李君阁准备去村委趁空调,秋老虎一个比一个吓人。

  结果接到司星准的电话,说他的纪录片有想法了,叫他去祠堂一趟。

  李君阁只好又屁颠屁颠地赶去祠堂,正见到司星准缠着堂嫂说话。

  四爷爷招呼李君阁坐下,老伯给他倒上茶:“跑了一上午热坏了吧?喝口茶,听听小准的想法,我们觉得还挺不错的。”

  司星准说道:“我的想法是这样,从药妈婆婆的苗歌起头,用苗家传说开局,中间穿插育爷爷跑山的各种规矩,祭祀,反应保护区千年的传统,然后以跑山人的视角,记录下黑妞和黑娃相识,结伴,与自然抗争,生儿育女,抚养它们长大为脉络,串起整部片子。”

  李君阁捋了一遍:“这套路很普通吧?”

  司星准说道:“是很普通,不过我准备整片不要一句旁白,只用镜头语言直击人心,反正老外们听不懂,那我们,干脆完全不用!”

  李君阁都挺傻了:“这怎么弄?”

  司星准说道:“你拍摄的那些素材那么精细,他们有什么看不懂的?我觉得用镜头语言足够表达了。”

  “让每个人回归到刚来到这个世界那一刻,用赤子之心去自行体悟,哪里还需要什么语言?”

  李君阁看着四爷爷:“给这小子蒙到一个典故。”

  老伯笑道:“刚刚我就跟你四爷爷说了,鸥鹭忘机,因此我们都觉得这个点子或许可行。”

  司星准说道:“对,你所看到的,也是我所看到的;我能感悟的,你也能感悟,就是这个意思!纪录片,不就是讲观察和领悟吗?”

  “不过语言虽然可以不用,但音乐是必须得有,于是这就求到堂嫂这里来了。”

  堂嫂说道:“我记得有一首古琴曲就叫《鸥鹭忘机》。”

  李君阁说道:“这个石鹤道长肯定会,到时候让他弹给你听听。”

  堂嫂说道:“那我们还是走苗歌加汉曲的路子?”

  司星准说道:“不能全是舒展的音乐啊,霸王猇大战红毛狗那一段,肯定是重头戏,我已经叫冠海哥进行渲染处理,要是效果不行,就用电脑特效制作出来。”

  李君阁说道:“那不是作假?”

  司星准翻着白眼:“你没听老白说吗?这怎么叫作假?这本身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啊,只不过你的拍摄视频太差了,我把它补充细腻而已。”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山沟去种田,回到山沟去种田最新章节,回到山沟去种田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