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二十五章 艰难的决定(3/3)

小说:晚唐浮生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2-04-07 18:20:44
  

  洛阳盆地向南,还有三关,自西向东分别是伊阙、太谷、轘辕三关。

  其中,位于洛阳城南二十里的伊阙关最为重要。但就是这条最好走的路,也颇为“险仄”,目前有一千长直军守御。

  伊阙关很险,但过了此关后,却可进入地势平坦的伊水河谷地,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折向东南可直入汝州。

  太谷关在洛阳东南五十里的山谷中,当通谷谷道,“两岸陡绝,山径崎岖”,出谷道可至颍阳县。

  轘辕关在偃师东南五十五里,山路险隘回旋,凡十二曲,将去复还,故得名。出山可至登封县。

  太谷、轘辕二关,各有佑**五百兵戍守。

  这三个关,其实守军都挺少,原因自然是处于腹地之内,有点人象征性守一下就好了,实在没必要靡费兵力。

  胡真、寇彦卿定下计议,当下也不着急,一直休息到第二天清晨,方才拔营启程。

  七千大军赶着大车小车,往十二三里外的洛阳而去。

  已经是正月初七人日了,天空飘起了细碎的雪花。

  蔡松阳踩着满地的残肢断臂,走进了仓城。

  说是一千守军,其实只有八百,半是州县兵,半是土团乡夫。

  战至半夜,死伤近千,杀贼三百余。后来经降兵相劝,保证不杀之后,有土团乡夫缒城而出投降,但那些州兵抵抗到了天明,最后全军覆没。

  蔡松阳搞不清楚他们有什么好抵抗的,谁来给他们发赏?谁来表彰他们的功绩?

  或许此时天下多的就是这种死硬分子。

  “死不足惜!”他一声令下,最后投降的数十人全部枭首,血溅当场。

  盘算了下手头的兵力,还有降兵四百多、河阳土团乡夫两千二百人、天德军两千一百人。

  仓城内的粮食其实并不多,不过三四万斛罢了。也就够河洛的梁军月余消耗。

  洛阳城内应还有粮食,新安、莎栅等地多半也有存粮。如果还不够——这是肯定的——那么就只能在附近各县就地征粮了,这应该就是梁军在洛阳的后勤系统的大体组成。

  打了一夜的仗,军士们都非常疲累了。休息到午时,大伙吃了饭,风雪愈发大了,蔡松阳走出营垒,四处观察,却见整个大地一片白茫茫。

  “马嗣勋、段凝之辈,煞是可恶!”被冷风一吹,披着铁甲的蔡松阳只觉浑身寒意直涌,同时怒气也蹭蹭地往上直冒。

  首鼠两端之辈,待我进城之后要你们好看!

  两名信使一前一后从北方驰了过来。及近,下马,快步上前,将一份牒文交到蔡松阳手上,解释道:“符将军的命令。”

  蔡松阳拆开一看,冷笑一声,道:“符存审怪我呢。”

  信使低下了头,好像风雪太大了,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

  “要留下朱友宁、寇彦卿,这个想法很好,但兵呢?”蔡松阳仍在发着牢骚:“你倒是赶紧打下河阳南城,南下增援啊!”

  符存审其实也是转达高仁厚的命令,即尽可能留下更多的梁人大军,不令其遁走。

  但这需要足够的兵力,兵在何处?

  寇彦卿部几乎已经抵达洛阳东郊,朱友宁部已至甘水驿西二十里——对了,朱友宁率部前来的消息还是段凝私下里透露的,这算是他立下的唯一功劳了,至少在蔡松阳看来是这样。

  夏军方面,玉门军还在前往偃师的路上,杨晟部则抵达了石桥店,随即向西,抵达洛阳故城区域,与留守此地的长直军两千人对峙,随时开打。

  这两部加起来不过六千多有战斗力的部队,另外几千土团乡夫关键时刻真不顶事。

  蔡、杨、龙三部,其实兵力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能也就是比人家多了千余蕃骑,战场侦察、遮蔽比较占便宜罢了。

  只能等天雄军南下了,如果这一万步卒加入战场,那么将把握大增。

  哦,对了,我们也不能忘了天德军的一千骑兵。事实上他们已经在飞熊军副使、豹骑都指挥使王崇的率领下,进至伊阙关附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晚唐浮生,晚唐浮生最新章节,晚唐浮生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