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三十五章 “百姓”(3/3)

小说:晚唐浮生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3-12-20 23:38:00
  

  “附近可有部曲?”张全义问道。

  “邻村有,都是镇州人,听闻还有两户成德衙兵。”

  “他们可有反意?”

  “修了几年宫城,再大的雄心壮志都磨灭了。”村正苦笑一声,道:“再说了,这鬼地方反了做甚?朝廷派兵来镇压,你能逃哪去?难不成给靺鞨人当狗?不嫌寒碜么?靺鞨人能给你什么?”

  张全义笑了笑。

  他最担心的就是新来的移民造反,因为他们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今年来的几千户是修宫城的役徒,究其根本,其实是河北降兵及其家人。

  明年还会来一些蜀人,同样是作乱军士及其家人。

  甚至还会有牂柯蛮过来。

  张全义甚至可以想象,南人有多么难以适应辽东的寒冷天气。满腹怨气之下,会不会就此造反?不能排除这个可能。

  想到此处,他就很忧心。好不容易当上一道转运使,可别因为此起彼伏的造反影响了仕途——辽东大面积造反,首当其冲的固然是巡抚使和都指挥使,但其他官员也会受到牵连,吏部对他们是整体性的低评价,覆巢之下,没有完卵!

  村外响起了密集的马蹄声。

  张全义示意了一下,村正打开后院的小门,一行人出外观察,却见茫茫荒草之间,大群髡发契丹人骑着马儿,大举东进。

  “七圣州的契丹人,奉旨勤王。”张全恩说道。

  “是奉旨威慑黑水靺鞨。”蒋玄晖纠正了句。

  张全恩瞪他一眼。

  蒋玄晖缩了缩头,不着痕迹地后退两步,躲到了张全义身后。

  “走吧。”张全义挥了挥手,道:“入冬后再来。”

  “啊?”蒋玄晖惊了,问道:“天寒地冻的,还要再来走访?”

  “要想升官,不付出点代价行吗?”张全义冷哼一声,道:“我老矣,这辈子别无所求,能当上一道巡抚使,便已心满意足。但我儿继祚、继孙不成器,不为他们打好基础,到下一代,张氏泯然众人矣。”

  张全恩重重点了点头。他的几个孩子年岁也小,确实还要铺路。

  蒋玄晖则有些不以为然。实在不行,可以找储婕妤、新密公主说情嘛,多大点事。

  “去各个县城转一转,然后回龙泉府。”张全义翻身上马,道。

  辽东道目前隶沉、仙、瑕、鄚、蒙、乐、龙泉一府六州,之前治沉州,现已移治忽汗海西北的重唇河山山城。

  这座山城地势险要,甚至可以称险恶,但面积颇为不小。放着不用浪费,拆了又舍不得,于是干脆作为辽东道巡抚使、转运使、都指挥使等道一级主官的办公地。

  从地理上来说,这里居于辽东道的中心位置。

  从管理上来说,避免了道、州、县同城的尴尬。

  从军事上来说,易守难攻,不至于被人打掉中枢核心。

  无论从哪个方面,都非常适合作为道治所在。

  马蹄声渐渐远去。

  村正从院内走出,随手把玩着柄不知道从哪捡来的重剑。

  良久之后,叹了口气,道:“若能活下去,甚至富足,我给邵圣立长生牌位。若不能,反了他娘的!”

  话音刚落,一少年背着捆柴转了出来,笑道:“阿爷却是想差了。若日子实在清苦,便学那蔡贼。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出去干几票,日子便没那么难过了。”

  村正摇头一笑,道:“二郎说得也是。朝廷好打,便反朝廷。靺鞨人、契丹人、渤海人软弱,便打杀他们。所以,你得好好练武艺啊。”

  “儿一直练着呢。”少年将柴放下,舒展了下身体,捡起一根没装枪头的木矛,耍了几下。

  村正含笑看着。

  儿子武艺尚可,但他连朝廷都不敢反,这份心气却是不成了。

  唉,一代不如一代,以后子孙们怕是要被吃得死死的。

  张全义已经走远了,没听到这对父子的对话。不然的话,他一定会怀疑这些新来的河北移民,到底是不是“百姓”?

  不过,在这等苦寒之地,或许只有这些狠人,才能站得住脚吧。只要他们能按捺住性子,畏惧朝廷的军威,不敢造反,或许不是什么坏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晚唐浮生,晚唐浮生最新章节,晚唐浮生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