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奸贼赵天麟,本王将亲征雁门,以死报国,护我社稷宗庙。望众军勠力同心,共破贼军!”

  虽然是起兵谋反,但是必须占据大义名分。

  麟德天子,为太宗文皇帝之子,太祖高皇帝之孙,当今圣上,他本身就是大义名分。

  赵王虽然是皇叔,但同样是臣子,以臣伐君乃是大逆,他必须要有与之相抗衡的大义名分。

  赵王选择了皇周祖训,奉天靖难。

  他没有直指天子无道,而是说天子身边有奸佞之臣,操控朝政,为祸社稷。

  没错,杨清源为首的政治集团,就是那个奸佞小人。

  虽然杨清源根本没有在神都,虽然杨清源根本没有掌权,但他必须得是奸佞之臣。

  这是赵王为之后名正言顺的登基所铺平的道理。

  杨清源是社稷奸佞,祸国之贼。

  那麟德天子身为杨清源的弟子是不是也有问题。

  如此一来,麟德天子帝位的合法性自然而然就会被动摇。然后再为熹宗厉皇帝翻案,从根源上将十三帝位的合法性剔除。

  若是十三帝位不正,自然要正本清源。

  先太宗文皇帝已无嫡子,其余几个皇子俱是难成大器,那自然要从皇室分支之中,选择惟贤惟德之人继承大宝。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无论是赵王还是渡衍都考虑得很长远。

  一旁的渡衍见到赵王须臾之间便做出了亲征的决定,再次确认了自己没有看错人。

  这等魄力,这等智慧,绝不会是神都之中那个优柔寡断、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的麟德天子可比的。

  赵王才是天命所归之人。

  随着赵王亲征的命令下达,赵王府的各机构开始运转。

  大军出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下个命令就完事了。

  命令的传达,大军启程的顺序,粮草的供给,路线的选择,这些都需要考虑过。

  若是平日里,一支十万人的大军拔营出征,最少也得三日时光。

  但这些事务,赵王早就准备好了。

  就在三日前,赵王完成了对于宁王的势力的消化,彻底将兀良哈三卫的精锐骑兵掌控在了手中,势力再一次膨胀。

  他原本是打算挥师南下,直取齐州、青州的。

  齐州、青州乃是广阔平原,赵王的铁骑在齐鲁大地之上根本没有敌手,拿下青、齐二州,便可遥望徐州。

  赵王便占据了大周的近三分之一。

  但是现在因为邱福的大败,赵王改变了原本的战略,将现在的大军一分为三。

  其一有大将王真统领,继续之前的齐州攻略,以骑兵优势占据青州、齐州之地。

  此地文脉流长,为孔府所在,望族世家不在少数。

  他们对于朝廷的摊丁入亩,乃是收土归国的国策是有抵触之心的。

  土地是他们这些世家传承的命根子。

  王华为首的内阁想要按照当年杨清源的想法进行改革,但是只在京畿、扬州二地完成了部分试点。

  当内阁想要向青齐之地推广之时,遭到了激烈地抵抗。

  赵王只要能取得这些豪门望族的支持,那么拿下青、齐二州,并不算难事。

  第二路,分出精兵五万,支援张世美。

  他是目前的主攻大军,要死死咬住晋阳方向曹雪阳的龙武军主力。

  好在晋阳城内的龙武军,都是曹雪阳新编练的人马,不能和赵天麟麾下的龙武军老卒相提并论。

  即便曹雪阳的兵马比张世美更多,也没有主动求战。

  赵王为了稳妥起见,防止张世美、朱士宏二人也翻车,特地向他们二人增兵五万。

  最后一路由赵王亲自带领,起兀良哈三卫及赵王军的部分兵马,合铁骑十万,步卒五万,向着并州方向而去。

  同时赵王传令此时的临时主帅,李远、王聪二人带兵后撤。

  赵王已经为赵天麟挑好了决战之地——白沟河!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最新章节,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