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613章 什么叫董子啊?(2/3)

小说:家父汉高祖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更新时间:2023-04-24 14:10:35
  

  始皇帝是第一个打造了大一统的,可那时依旧有人想着旧贵族的荣光,例如某位霸王。

  可当董子的内核确定之后,天下人就没有再推崇割据和分封的,偏安一方被认为是耻辱,大一统被视为是王道,无数贤臣良相耗尽一生去为大一统的理念而奋斗。

  这是一个功过相当的人物,客观来说,功可能还要比过更大一些。

  刘长打量了他许久,方才说道:「就这么点年纪,居然就能跟众人辩论学问,除了我,莫不是还有一个生而知之者?」

  董仲舒抬起头来,眼神略微呆滞,表情看起来有些憨厚。

  「除却陛下,天下何来生而知之者?陛下乃是圣人,生来就怀着天命,所谓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春秋最重元,所谓元者,大始也,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可见,陛下就是那位圣人,身怀天命,生来就是要将万物为一元!!!」

  刘长张大了嘴巴,呆愣了许久。

  他当皇帝这么多年,有人夸过他是明君,有人夸他是尧舜,还有人说他千古一帝。

  可还从来没有人说他是个圣人的。

  一直没有离开的张不疑在此刻也是愣住了。

  刘长缓了许久,方才将张不疑叫到了自己的身边,低声问道:「他说什么园?」

  张不疑低声解释道:「陛下,他说大一统是天下最大的道理,天下在经历一种变化,一个新的开始,所以天下会出一个新的圣人来开辟这个新的开始…新的圣人可以将所有的东西都统一起来…」

  刘长顿时明白了,然后看了董仲舒一眼,「这般年纪,从哪里学来了这么多的奉承之词?」

  「并非是奉承!陛下实在是圣人!!」

  「我自幼就听闻陛下的故事,我知道陛下生而能言,三岁就已经知晓道理,四岁就可以因为孝心而制作复杂的机械,五岁就已经能因为仁义而解救彭越,六岁就能为了自己的老师而杀人,七岁时就开始学习各个学派的大道理,八岁因为蛮夷的羞辱而愤然开战,九岁就开始承担国家之事,十岁辅佐自己的兄长,十一岁能出使南国,十二岁能与朝臣旗鼓相当,十三岁能稳定朝内外,十四岁就制服叛贼,十五岁已经成家立业,十六岁治理唐国...」

  「我思索着陛下之伟业,非天命而不能为…陛下生来就怀着天命,神灵是不存在的,而天命是存在的当初大汉建立,有城长安,就是应了两代贤明天子之事啊!!」

  「我的一切学说,都是因为陛下而所能思,陛下登基之后,天下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这难道不就是天命吗?」「天命已

  经彰显,陛下就是那位将开元的圣人,民间称陛下为圣天子,难道不就是应了这件事吗?」

  「圣人皇帝在世,天下一元,春秋大一统,应在此时!!」

  「陛下万岁!!!」

  董仲舒朝着刘长再三叩拜。

  他的语速极快,没有半点的迟疑,仿佛这些他酝酿了很久很久。

  刘长有些茫然的看向了一旁的张不疑。

  这厮说的好有道理啊!!

  其实刘长是不喜欢这个董仲舒的,从梦里的启迪来看,独尊儒家的后果非常严重…最后的那个儒家的理念,刘长讲述给浮丘伯,浮丘伯都忍不了。

  因此,刘长还是对这人保持着某种警惕,警告自己可不能轻信他的鬼话。

  可当他这么一顿吹完,刘长心里却顿时觉得太特么有道理了。

  刘长急忙摇着头,让自己脑海里的想法滚出去。

  难怪这人能当圣,别的不说,光是这嘴…那就是圣贤的嘴巴。

  张不疑跟他比起来都像是个不善谄媚的刚正君子。

  胡毋生紧紧皱着眉头,从师弟的言语里,他似乎意识到了很严重的问题,公孙弘一言不发,他无所谓这些,公羊寿却是脸色红润,满脸的微笑,尽管他的嗓子疼的要命,到现在都说不出话来,可弟子这些话,听的他很是开心,我们这一家子铁头娃里终于出了一个能奉承皇帝的,好啊,这孩子以后得好好培养!

  刘长沉默了许久,方才冷声说道:「呵,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主张跟朕是冲突的,你是想让儒家兼并所有的学派,所谓的思想大一统对吧?朕可是要百家争鸣的!!」

  董仲舒完全不迟疑,他抬起头来说道:「天命所在的圣人是您,您说要百家争鸣,那新元便是百家争鸣的大一统!!这天下的所有道理都是在您这位圣人的意愿下所进行的,是不会违背您的,您所说的就是天下最正确的道理!这就是天命啊!」

  刘长瞪大了双眼,这怎么跟我梦里所启发的不一样啊??

  你不是反对百家争鸣的吗??

  不是还以天命威胁皇帝来着吗??

  合着你家这天命还是看人而定是吧??

  胡毋生却忍不住说道:「春秋之大一统,乃是天下之大一统,并非是什么万物之大一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汉高祖,家父汉高祖最新章节,家父汉高祖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