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469章 一丘之貉(2/3)

小说:家父汉高祖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更新时间:2023-03-01 12:11:00
  

  冯敬几乎都能想到,当陛下公布这个诏令,顺便说这是典客冯敬之言后,朝中大臣能气到什么地步,自己这下可就要接替周相,成为朝中第一奸贼了。

  ........

  “我给阿父的奏章,已经有了回信了,竟然不许?!”

  刘安坐在上位,皱着眉头。

  他的几位舍人,属官们分别站在他的前方,俨然已经有了小庙堂的意味了,刘安板着脸,认真的说道:“我唐国的月氏人众多,这些人都是在放牧,并不事农桑...”

  刘安这次的奏章,并非是以太子的身份,而是以唐王的身份。

  刘安的属官舍人们在商谈之后,认为唐国的农业其实还有发展的空间,如今唐国的人口很多,而不少的肥沃的土地都是牧区,当初那些投奔了唐国的月氏等部落在这里放牧。

  唐国的人口已经很多了,也出现了余丁的问题,为什么不开发这些牧区来成为农耕地呢?

  于是乎,刘安上奏,希望能开牧地为耕地。

  只是,刘长并没有答应他。

  冯唐认真的说道:“当初陛下担任唐王的时候,这些月氏人就来帮助他了,当今太仆都是月氏出身,陛下对他们宠爱,当然也是不愿意引起唐国内的动荡,故而如此,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唐国肥沃的土地本来就不多,近来人口却越来越多,若是不能解决耕地问题,那就要出大事,陛下准备将九原和朔方分封给公子赐和公子良,不若,我们就将月氏之民迁徙到这两个地方去...”

  毛长摇着头,“不可,两位公子都是殿下之血亲,那里的耕地更少,若是将这里的耕地变成牧地了,未免有欺弟之意,陛下定然大怒。”

  “如今匈奴退却,不妨在塞外设立牧区,让月氏人在这里放牧,我们就可以安心开垦国内的耕地了....”

  听着众人的劝谏,刘安下意识的抚摸着下巴,这神色与刘长居然是一模一样的。

  舍人之中,剧孟左右张望着,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

  刘安不由得看向了他,“剧孟,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剧孟咧嘴笑了起来,“殿下,臣粗鄙之人,哪里懂得什么治国的道理呢?”

  “无碍,你说便是,赦你无罪。”

  剧孟这才说道:“臣愚笨,可是臣也知道,陛下不愿意让您迁徙月氏人,是因为陛下长期都在鼓励月氏人与当地人通婚,想要将月氏人完全变成汉人...”

  “这已经成功了大半,您就急着要将他们赶出唐国,甚至想要赶出大汉去,陛下哪里会同意呢?”

  “唐国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月氏人,而是国内肥沃的耕地不足,既然国内肥沃的耕地不足,我们为什么不干脆出兵攻占塞外那些肥沃的土地,直接让余丁来开发呢??折腾国内的百姓算什么本事,要折腾就出去折腾啊!”

  刘安轻笑了起来。

  毛长却急忙提醒道:“殿下,百姓多疲惫,哪里还有什么精力来在塞外修建城池,道路,开耕地呢?这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不是轻易就能完成的,这样的害民之举,怕是不可为。”

  剧孟不屑的笑了笑,“那就不发动国内百姓啊,我们直接去塞外抓人,匈奴都不在了,还有谁敢抵抗大汉的,我们抓上他个几万人,让他们不分昼夜的修建城池道路,开垦耕地,每天给他们不会被饿死的粮食就好了!”

  “唐**队最多,四处抓人,应该是能抓不少的...”

  毛长大怒,“我大汉以仁义为本,岂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你这个奸贼,你这是在蛊惑君王?!”

  剧孟也不惯着他,“你那套仁义自己用着就好,何以对外敌用呢?”

  他心里对这些所谓的舍人啊,属官们还是相当不屑的,在他看来,这些人都没有什么能力,整日就叽叽喳喳的,半天都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来,听他们说话,自己就犯困,每天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他都很想外出绑一两个舍人回来给自己讲道理。

  这些人整日挡在太子面前,一会说这个不好,一会儿说那个不对,本身一点能力都没有,整日就会说话。

  剧孟都有些同情面前这位太子了,要忍受这么多人胡说八道,这日子肯定很难。

  属官和舍人都开始批判着剧孟错误的观点来。

  “你这样的提议,不是要让群臣都厌恶殿下吗?”

  “这当臣的还敢厌恶太子?若是厌恶,直接杀了不就好吗?”

  就在剧孟跟这些人争吵的时候,冯唐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指着剧孟说道:“殿下,千万不要相信这竖子的胡言乱语!”

  刘安眯了眯双眼,冯唐随即说道:“我大汉以仁义为本,岂能做欺辱他人之事,不过,臣听闻,这些年塞外雪灾十分严重,那些塞外的百姓啊,没有房屋可以居住,没有粮食可以吃,没有衣裳可以穿,实在是太可怜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汉高祖,家父汉高祖最新章节,家父汉高祖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