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悬剑录 第五十二章 老帅出山(1/2)

小说:蜀山悬剑录 作者:大明终始 更新时间:2023-11-09 13:38:50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柱史,鏖兵不羡霍嫖姚。

  浮生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

  ——《送国棋王逢》杜牧〔唐代〕

  ……

  兵部尚书李辅国和宰相元载应对唐军哗变之策,让绛州兵变事件继续发酵。

  绛州各战区行营兵团向民间抢夺、搜刮,情势日益严重,没有人能够阻止。

  于此同时,原本大好的平叛形势也出现了变化。

  此时,侯希逸、田神功、能元皓三路唐军正在联合攻打汴州(HEN省KF市)。一旦汴州被唐军拿下,史朝义的北逃之路将被彻底封锁。

  肃宗元年(762年)二月十八日,燕军将领谢钦攻陷申州(今HEN省XY市),活捉淮西战区节度使王仲升,淮西(淮河上游)大为震骇。

  攻陷申州后,燕将谢钦让接到史朝义诏令,命其率军北上,救援汴州。

  中原大战,一触即发。

  ……

  白复飞鸽传书,再次警告朝廷:兵部再胡作非为,绛州各战区行营的变兵很可能跟驻扎太原府的河东军变兵会合,向史朝义的伪燕大军投降。

  如果河东道失控,河北道(河北)的叛军将会通过井陉进入太原府,跟河东道(山西)的变兵勾结在一起。

  届时,两路叛军合兵一处,南下洛阳,中原失守,大厦将倾,大难将临。

  军情刻不容缓。白复不顾李辅国的阻拦,派出特使,手持金批令箭,强行直驱大明宫面圣。肃宗这才知道绛州兵变真相。

  考虑到卫伯玉、李抱玉、段秀实、白孝德这些年轻将领没有权威震慑绛州桀骜不驯的变兵,肃宗终于采纳白复建议,让老帅郭子仪出山,重掌军队。

  肃宗元年(762年)二月二十一日,肃宗封郭子仪为汾阳王,担任朔方、河中、北庭、泽潞各战区行营兵团(驻绛州)节度使,兼兴平军、定**等军队副元帅。从京师运输绸缎四万匹、布五万匹、米六万石,供应绛州各战区行营兵团。

  三月十一日,郭子仪接过虎符,领命出征。此时,肃宗再次抱恙,李辅国挡在宫门前,不让文武百官晋见。

  郭子仪跪在大明宫前,请求道:“臣年事已高,这次受命出征,可能死在异乡,永远见不到陛下龙颜。若这次不能觐见,臣死不瞑目!”

  肃宗得知此事,唏嘘感动,将郭子仪召唤到寝殿,紧紧握住郭子仪的手道:“河东(SX省)之事,全交给汝!有老将军坐镇,朕才放心。”

  郭子仪热泪盈眶,摘下头盔,叩首道:“陛下隆恩,臣万死不辞!”

  ……

  绛州兵变前,朔方等战区行营都统李国贞(李若幽)军纪森严,朔方战士非常反感,都思念老帅郭子仪的宽厚。

  信宿军突将王元振利用士兵这种反抗情绪,发动兵变。

  五月二日,郭子仪抵达绛州大营,正式接管军队。

  王元振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如果没有自己,郭子仪岂能重新掌兵,于是大言不惭向郭子仪邀功。

  郭子仪升帐,面色一沉,道:“你们毗邻河阳和怀州两路叛军,身处军事要冲。

  军情如此紧急的时刻,你们竟然谋害军中统帅?如果史朝义抓住这个机会发动攻击,大唐早已失掉绛州。

  大唐和陛下对我恩重如山,我身为朝廷重臣,怎么会为了一个士卒的私情而违反国法大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蜀山悬剑录,蜀山悬剑录最新章节,蜀山悬剑录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