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悬剑录 第五十三章 蠢蠢欲动(2/2)

小说:蜀山悬剑录 作者:大明终始 更新时间:2023-11-09 13:38:50
  

  肃宗灵武登基后,两人为了各自的利益,狼狈为奸、沆瀣一气,联手翦除了建宁王李倓和其他政敌。

  收复两京后,李辅国独掌宫禁大权,一步步架空肃宗,窃据朝柄,而张良娣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后,母仪天下,权倾六宫。

  “以色相交者,色衰而爱弛;以利相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相交者,势倾而交绝。”

  而今,肃宗陷入弥留之际,太子李俶软弱无能,大唐命运未卜,李辅国和张皇后都想趁机爬上权力的顶峰,夺取帝国最高权柄。

  双方利益冲突日趋尖锐,一场巅峰对决不可避免。

  张皇后虽然权倾六宫,但手中没有一兵一卒,势单力孤,要想获胜,唯有与人联手。

  张皇后审时度势,决定率先发难。

  张皇后之所以敢冒险一搏,是因为其师尹凤蓝在背后策划。

  当年白复平定江淮后,钦差宦官艾东奉宣慰唐军。在白复回京述职之际,宦官邢延恩和艾东联手,从白复亲兵岳随弓身上,套取了尹凤蓝秘密羁押的地点,随后将其营救出来,藏匿在大明宫中。

  在尹凤蓝的密谋下,张皇后假借肃宗之命召见太子李豫(李俶)。张皇后道:“李辅国久典禁兵,诏书敕令皆出其口,更擅自矫诏逼迁上皇,罪不可赦!他唯一顾忌的只有殿下和本宫二人。现在皇上已陷入弥留状态,李辅国和他的心腹内射生使程元振已暗中准备作乱,若不诛杀,祸在顷刻!”

  没想到,张皇后话音刚落,太子李豫竟然匍匐在地,用衣袖遮住口鼻,涕泪横流,当场哭了起来。

  李豫泣道:“李辅国和程元振皆是父皇的功臣,不奏而突然杀之,必使父皇惊扰震骇。父皇如今生命垂危,恐怕病体难以承担。依吾之见,此事还是要从长计议。”

  李豫哭的梨花带雨。张皇后看着李豫搔首弄姿,禁不住一声长叹。

  张皇后心中哀戚:“李豫身为监国太子,竟然如此怯懦窝囊。只可惜自己两个皇子,一个早夭、一个尚幼,要不然何至于求到你头上!”

  张皇后在演戏,太子李豫何尝不是在演戏。

  李豫痛哭流涕、泪如雨下,将孝子贤孙的悲哀表演的淋漓尽致。实际上,这哗哗直淌的眼泪里一分孝悌、四分胆怯、五分装蒜。

  李豫心想:“狗奴才李辅国固然不是吃素的,可你张皇后又何尝是一盏省油的灯?

  若不是我机警,你那乳臭未干的小儿子早就将我取而代之。

  你怂恿我跟李辅国斗,自己好坐山观虎,坐收渔翁之利,你以为我傻啊!”

  想到这里,李豫白眼一翻,身子如烂泥一般瘫倒在地,貌似悲痛不已,哭的当场昏厥。

  太子李豫被众侍女抬出后宫,张皇后陷入沉思。

  太子李豫入宫之事,李辅国很快便会得知。眼下形势剑拔弩张,火拼一触即发。

  尹凤蓝一直躲在屏风后面,暗中观察太子李豫。见太子李豫装傻充愣,尹凤蓝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李豫虽然身为太子,但平日怯懦无能,令肃宗不满,更令满朝文武失望。在文武百官心目中,肃宗的继承人中,还有一位更适合做储君的皇子。他就是肃宗次子、天下兵马大元帅——越王李係。

  更重要的是,越王李係素来看不起阉人李辅国,两人交恶已久。

  尹凤蓝向张皇后建议: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与越王李係联手,废掉太子李豫,立越王李係为储君。

  张皇后当机立断,马上召见越王李係。

  张皇后把对太子李豫那套说辞重复一遍,然后凤目如炬,紧紧地盯着李係,无限期待问道:“李辅国图谋不轨,可太子怯懦软弱,不敢杀贼,不足以平定祸乱,殿下敢不敢振臂一挥,为大唐铲除国贼?”

  越王李係胸脯一挺,傲然道:“敢!”

  张皇后大感欣慰,差点将李係拥在怀中。

  两人达成共识后,很快商量动手的具体细节:张皇后命心腹宦官内谒者监段恒俊与李係联手。段恒俊挑选了两百多名勇武健壮的宦官。李係发给他们武器和铠甲,命他们在政变当日,埋伏在长生殿后面,等待动手的指令。

  蝴蝶已经煽动翅膀,一场席卷大明宫的风暴即将来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蜀山悬剑录,蜀山悬剑录最新章节,蜀山悬剑录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