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医院统共出了四个人,除了李源外,还有两个内科,两个外科。

  李源就比较厉害了,除了代表中医科外,还代表了妇产科。

  要不是请动了产科主任包向琴帮忙说话,院长也不可能让一个小年轻去顶替赵叶红参加这么严肃的大会战,稍出差池,那可是政治上的问题。

  李源笑了笑,没接这茬,问郑胜利道:“看报纸上说,大庆会战住的都是挖出来的地沟?郑主任,我们去了不会也住地沟吧?”

  郑胜利呵呵笑道:“还是年轻……报纸上写的,是刚开始去的那四万多人,太仓促了,没法子,只能先挖地沟对付对付。这都两年多了,要是还住地沟,那还不成笑话了?当然,居住条件肯定没法和四九城比。哎哟,苦差事啊。天寒地冻的冷死人不说,大庆的水更没法提。”

  李源奇道:“不是说百湖之城么?报纸上都刊登照片了,陈家大院泡的风景那么美……”

  郑胜利都羡慕了:“年轻真好,说啥信啥……大庆的地多是盐碱地,水都是盐碱水,放水壶里烧,水壶里厚厚一层碱不说,时间长了连壶盖都能烧毁了。知道为什么需要从四九城调医生吗?水土不服的人太多了,拉稀拉的一塌糊涂。我这次去,就是抱着掉半条命的心思去的。你师父命好啊,有你这么个徒弟……小李,说实话,后悔了没有?”

  李源摇头道:“怎么能后悔呢?听您这么一说,我庆幸是我来了。不然我师父这次可是要遭大罪了,她可受不住这些,年纪不小了。”

  看着李源这张真诚的脸,郑胜利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儿了。

  赵叶红至少比他年轻五岁呢,这都年纪不小了,那他呢?

  本想说些真相,吓唬吓唬这小子,让他生出悔意来,要难受大家一起难受不是?

  可没想到,这小子居然真这么孝顺师父,反倒让郑胜利烦恼更胜。

  也不跟李源坐着说话了,拿着搪瓷水杯走了。

  ……

  两天一夜后,火车在大庆站缓缓停下。

  李源随着队伍下了火车,嗅到了久违的新鲜空气,感觉人都鲜活了过来。

  他们这趟车除了少数特殊乘客外,主要都是支援大庆会战的相关人员,所以一路上只下不上,除了加水加煤外,基本上不怎么停车。

  又因为冬天,车窗不能打开,车厢里抽烟的喝水的各种食物味道混杂在一起,堪称酸爽。

  得亏是他,换做有洁癖的赵叶红,非得崩溃了不可。

  东北的冷,和四九城的冷还不同。

  四九城虽然也冷,但至少呼吸进鼻腔的空气不会冻鼻腔黏膜。

  而在这里,感觉鼻毛都快被冻住了。

  站在火车站有个誓师小会,领导叭叭叭的叨叨了二十分钟,不少人眉毛都变白了。

  然后就按名单四散开来,当下会战指挥部设立在陈家大院,除此之外,还有群英村、奋勇村、登峰村、向阳村等共计二十八个作业单位。

  连家属在内,十几万人,分几个区。

  李源运气不错,被分到了陈家大院,就在萨尔图总指挥部,这里是大庆油田的核心地带,所以不用再急着赶路。

  他从下车开始,一直观察着这片土地上的风土民情,除了冷外,最明显的,就是人身上的气质不同。

  根本不用多看,一眼就能看出本地人和四九城人的区别。

  四九城过来的人一个个冻的跟孙子似的,又想端着些皇城根儿人的派头,看着难免有些别扭。

  本地人穿着臃肿,脚上多踩着靰鞡草鞋,好似不怕冷似的,透着一股豪迈。

  眼下还没有DQ市,就是大庆区,整个地区都属于油田指挥部所辖。

  来接李源一行人的,是两位干事,带着四位本地村民,赶着马拉爬犁。

  一一握手后,为首的人叫肖照成,在油田指挥部后勤部门工作,三十多岁的样子,看到李源这样白净俊秀的模样,还楞了楞,不过暂时也没说什么,道:“我们的驻地医院在马家窑,虽然就在跟前不算远,但也有两公里。刚马家窑老队长说,看天气今天估计会刮大烟炮,咱们得赶紧出发,不能误到里面,那就麻烦了。你们要是有什么要买的东西,得休息的时候再到这边来吧,方便的很。”

  同行的一位医生估计喜欢看报纸,高兴道:“马家窑?那不是铁人王进喜住的地方吗?我们能看到王进喜?”

  肖照成笑道:“现在王主任是探区领导了,他已经带领打井队完成了最艰难的工作,腿又不好,现在上面已经不允许他再上一线了。不过也不好说,反正我经常看到他下来工作,你们应该有机会。同志们,出发吧。”

  一行人背着药箱,拿着行李,坐上了铺着厚厚麦草的爬犁。

  随着赶爬犁人挥舞马鞭甩了一声响,又“哟哟”了两声后,爬犁起动,消失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冰天雪地中……

  ……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