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的一下吹灭油灯,一家人在温馨静谧中睡去。

  ……

  “咕咕咕咕!”

  黎明,生产队圈养的公鸡打鸣了。

  这几年农村并不比城市轻快多少,无休止的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把农民折腾了个够呛。

  家里但凡有点私财,都是不够无产,不够革掵。

  这种情况,也要等到七一年后,才会渐渐扭转,但也依旧是养鸡不能超过三只,养猪不能超过一头……

  李源起的很早,李幸还在睡,赶了一个多礼拜的路,也确实熬的他骨头都疼。

  李源出门后,开始像李桂往常那样,扫扫院子。

  没干一会儿,就见老大李池来了。

  看到院子里拿着大扫帚扫地的人,李池吓了一跳,走到跟前仔细看了看,才皱眉道:“老幺,什么时候回来的?”

  李源笑眯眯道:“大哥,等会儿说,不然一番话得说七遍。”

  李池不作声了,打量他一会儿,进了厨房。

  没进正房,因为孙月香在,他一个男人不方便。

  对赵叶红一家,李家都很尊重。

  没有赵叶红收李源当徒弟,李源就进不了城,当不了医生,也就资助不了李家那么多孩子的读书。

  更不用说,那三年的粮食供给,连一大家子进城落脚的地方,都是赵叶红家的院子。

  又过了阵,李家兄弟陆续都来了,媳妇们在家收拾好碗筷,也都到了。

  众人看到李大官人回来,自然好一阵热闹惊喜。

  不过等进了屋看到小号李源,又是一阵惊吓。

  李源看的哈哈直乐,又将之前对李桂说的那套说辞说了遍后,和娄晓娥关系最近的五嫂高兴道:“我就说,晓娥不是那样的人,肯定有苦衷!看看,看看!白挨了那么多年的骂!”

  李池面色凝重道:“那往后,你一年能回来一回?”

  李源点头道:“基本上没问题。再过几年,形势好些后,说不定就都回来了。”

  李幸笑眯眯问李海道:“五伯,十八哥呢?”

  李海看了李幸一会儿,对众人笑道:“汤圆这么一笑,活脱脱一个老八,简直一模一样。”众人大笑,李海乐道:“你十八哥去上大学了,清华。”

  李幸下巴差点没惊掉,李源可是告诉过他,那么多堂兄弟里,就数十八最孬!

  李海得意的哈哈大笑道:“没想到吧?我们谁也没想到!现在上大学不用考,要推荐。你十八哥语录背的最好,你爸那年狠狠抓了一阵,结果他运气好,公社招大学生的时候,他一个人背语录背过了一群大孩子,把考察的人高兴坏了,就把上清华的名额给他了!”

  李幸一时无言以对,看向自家老爹。

  李源搔了搔下巴,乐道:“大前年你十八哥想上火车到各地逛逛,那会儿他才十一二,刚上火车就被人踹下来了。火车上人太多,哪有他的地方?回头哭哭啼啼的去找我,就让我摁在那背语录。嘿,这小子,还真有运道。”

  工农兵大学生,那也是大学生,国家后来也是承认的,虽然工作中多少还是受到一些歧视。

  但就小十八那块料,能上清华已经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将来受些歧视就受些歧视吧。

  不过他猛然想到什么,对孙月香道:“师姐,家里孩子打小十八往下,再不许走这条路。平日里您有空就教他们一些文化知识,上班的回家也要学,不肯学的就给我大哥、二哥说,往死里打一顿就知道学了。”

  大嫂不解道:“老幺,都这样的光景了,还学什么文化?”

  李源道:“大嫂,不可能永远这样下去的,早晚有一天会重新恢复高考。那个时候,家里的孩子二十五岁以下的,全部去参加高考上大学去。这件事暂时不好多解释,家里听我的。”

  李桂一锤定音:“那就听老幺的。”

  李源已经为家里培养出来十四个中专生,也就是十四个干部!

  这十四个孩子都去了东北,写信回来说,哪怕最乱的时候,他们都没停止生产工作。

  知道这个李桂心里就踏实了,刚开始李源强硬要求家里孩子全学石油、电力,家里人都不懂,自然他说的算。

  等非要把孩子们送去东北时,还是有不少人心里觉得悬,不能理解。

  东北多苦啊,咋往那送?

  这几年就都明白了,就凭能安心工作,东北去的就值。

  现在李源又准备为家里培养大学生了,这要真成了,那李家将来才风光呢!

  李池也道:“老幺懂的多,就听他的。小香,回头哪个不听话,你就跟我说,我不在就跟你二哥说。”

  孙月香笑道:“家里孩子还是都懂事听话,就十八调皮些,不爱看书,人家还上了清华。”

  老五李海笑道:“那也是他小叔打出来的!”

  老六李洋笑道:“真要能上大学,老幺天天打都行。”

  老二李江道:“秦三柱家就出了一个大学生,他一天到晚牛的不行。过年前他闺女被公社的人批了一回,回来就病倒了。要不是看她和你是朋友的份上,公社那些狗东西过来抓人的时候让我带人给打跑了,他闺女这会儿估计都要被人整死了。”

  李源闻言面色严肃了些,问道:“她是榜样啊,还接受过老人家的接待,为什么会批她?”

  李江挠头道:“老幺,你是不是糊涂了?那些狗东西,还不是看谁有风头就斗谁,哪有为什么?”

  要不是他觉得秦雪和李源有可能走到一起,他也不爱管这个闲事。

  秦三柱和李家的关系并不好。

  不过这件事之后,秦三柱倒是找上门来,就差没跪地磕头了。

  秦家庄的人也越发团结了……

  李桂对李源道:“你去看看吧,能帮把手就帮把手。”

  李母也道:“我听说那孩子不大好了,你快去看看。”

  李源点了点头,让李幸在家里好好待着,他往秦三柱家的方向走去……

  ……

  PS:今天下午带家人出去吃饭了,捂脸,明天估计又到下午了,我尽快!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