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以为,父亲也是带他出去,像九儿妹妹一样,杀个天昏地暗,鬼神皆惊。

  但他没想到,父亲没有让他杀过一个人,可是看到的,却比杀人更可怕……

  看着沉默的治国,梅长宁有些无语的看了李源一眼,他之前一直觉得李源是世上最疼爱孩子的父亲,直到这一次。

  当然,这次出去肯定不算坏事……

  只能说,历史自有天意。

  ……

  朝阳门内大街,李园。

  梅长宁先一步下车走了,他还有事回去回报。

  这一趟乘车的目的,本就是为了给李源传一些话,受人之托,商议一些事。

  既然李源说还不是时候,那就再等等。

  近三年来,他先丧父,又没了母亲,已经学会了不再那么急于求成……

  “李先生!”

  门房身上一点不改军中气息,见李源下车后立正行礼,不过看向治国时明显楞了楞,却没说什么。

  李源笑着问道:“刘福,家里可还好?”

  门房大声道:“先生,家中一切都好!”

  李源点了点头,直接进了四合院。

  治国与刘福笑了笑后,也跟上前去。

  刘福站在门房处目送两位东家进屋,目光一直看着治国,心里感叹,这孩子的变化太大了。

  以前再怎么客气,但怎么看都是骨子里透着傲气。

  当然也正常,任谁有这个出身这个家世,能做到治国那么谦卑就已经是人中龙凤了。

  还那么年轻,飘一些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么?

  可现在看,感觉这孩子沉下去了,心沉下去了,脚步也沉下去了。

  这身功夫,怕也是有了大长进……

  ……

  “爸、妈!”

  外面雪大,李源回来前没打电话,所以也带来了好大的惊喜。

  当他笑眯眯的推门而入后,全家人都高兴极了。

  李母站起来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道:“老幺!可回来了!”

  李源上前握住老母亲的手,笑道:“回来了,妈,您身体还好呢。”

  轻轻一搭脉,就能听出老太太应该是吃的好睡的好,真好啊,李源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李母笑的连连点头道:“我好着哩!老幺,你饥不饥,让你嫂子给你做饭去!”

  大嫂子在后面已经骂起来了:“老幺,你个熊玩意儿,你怎么把治国带成这样了?好好的孩子带出去,瘦成这样回来。”

  几个哥在后面打量了治国一阵后,也都皱起眉头来看向李源。

  一年前走的时候还是满脸阳光,和家人们在一起不笑不说话,嘴甜的跟什么似的,家里有什么事都跑前跑后,不管谁生病了都亲自带车来接,去医院找大夫,再没有这样好的孩子。

  可现在,脸上黑黑的不说,虽然也笑着叫人,但那声音里的沉重,听的长辈们心都揪了起来。

  李源乐道:“没事。他能吃啥苦,就是带他看了些外面的破事。温室暖房里养不出参天大树,让他看一看民间疾苦,是有好处的。自己选择的路,就没必要再叫苦。想看到最美的彩虹,却不想经历暴风雨,可能吗?”

  李母觉得儿子说的对:“你们别骂他了,老幺不比你们懂的多?”

  老太太无条件站儿子这边,不过看清走过来跟她问好的治国后,还是问了李源一句:“过后能好不?”

  李源点头笑道:“当然。”然后对治国道:“见过爷爷、奶奶就去看看你妈妈吧。”

  治国点了点头,给李桂老两口说了声:“爷爷、奶奶,我先走了。”又对其他长辈们欠了欠身后,就出门走了。

  几个嫂子又忍不住埋怨了几句后,李池道:“行了,也是好事。没听坤儿媳妇说么,去地方上后,坤儿让人教训了几回,摔了几个跟头,才慢慢明白过来。不想让外面人拾掇丢人,就先让家里人带着长长见识。”

  大嫂子叹息一声道:“也对。大雪都说了,下去的子弟,大部分都灰头土脸的回来了。”

  李源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李桂比李母看起来衰老的速度要快了一大截,已经不大容易能站起来了,不过说话还行,看着李源缓缓道:“踏实了好多。”

  李源点了点头,走到老父亲跟前搭上了干瘦了许多,长满老年斑的手腕,听了稍许后笑道:“还行,还能再多活两年。”

  李桂面上表情都已经不多了,笑也只是发出点声音来,道:“你大哥他们,把东西都准备好了,说给我冲冲喜。寿衣我试了试,有点大。就这样吧,一定要俭朴些。不要搞吹打号丧那一套,让人笑话,就按那年说的办。等火化了,你拿一部分去港岛,撒在后山上就行了。”

  李源点了点头,道:“行。不过我也不是安慰您,确实还有两年呢。少一天我这神医的名号就不要了,让人笑话。”

  二哥李江在一旁道:“真的?”

  李源道:“真的。”

  几兄弟都高兴起来,他们本来以为,这个冬天都未必能过去呢。

  李桂自己也挺高兴,午饭还喝了口小酒,然后被搀扶到里面卧室睡觉去了。

  等老头儿进去了,李母才开口:“拉扯你们长大,你爹这辈子不容易。”

  李源笑道:“我们都知道。”

  李母也就撂开了,对李源神秘兮兮道:“大雪搬海子里去了!”

  李源也点了点头,微笑道:“嗯,听说了,为了安保方便些。”

  李母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你能进去住不?”

  李源笑道:“想住也行。不过算了,别给安保们增添压力了。妈,过两天我回趟港岛,然后接孩子们回来过年。”

  李母摆手道:“都忙啊。十八跟我打电话,说汤圆忙的呀,靠在椅子上睡觉说梦话都在开会。富贵也忙,训练人,还要到咱们这边来,到处跑着给烈士家庭发钱,看看钱到没到账,有一些人敢把发下去的钱再收上来……

  小四、小五学上的好,也开始帮家里了。都叫回来,耽误正事可不行。坤儿他们也不容易回来……”

  李源摇头道:“能有多忙?这两年过年,再忙都要回来,一个不能少。”

  “真的?”

  李母一听,眉开眼笑起来。

  理解归理解,可也想团圆呀。

  李源点头笑道:“真的。”

  李池道:“嗯,是该回来过年,我给坤儿打电话。回不来以后也不用再回来了。”

  李源哈哈笑了起来。

  老五李海笑道:“那今年可要热闹了!”

  二哥李江道:“院子也够大,住的下,可劲儿的造吧!”

  ……

  海子,福永堂。

  被工作人员带到新家,又认识了家里的工作人员,道谢之后,治国就一个人在家里参观起来。

  很小的一套四合院,就一进院,但经过修缮后,也算比较精致。

  屋里没有太多陈设,除了一台三里河家里就有的电视机外,最多的还是书。

  换做一年前,治国心里或许会难掩虚荣和自豪,好像住在这里,就会被赋加一层金光。

  但现在,基本不会有这种想法。

  卧室的布局还是三里河时的布局,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不过书桌上摊开的书,说明母亲会来他这里坐坐,看看书。

  “治国!治国!”

  大门方向传来叫声,是女声,治国也熟悉,他应了声道:“美惠姐,我在。”

  说着出了门。

  “呀!”

  赵美惠今年二十九岁,都结婚了,但性格依旧活泼外向,看到治国后吓了一跳,感觉刚从里面坐牢放出来的一样,忙上前道:“怎么弄成这样啊?”

  治国淡淡笑了笑,道:“没事。美惠姐,您有事么?”

  见他如此疏离,赵美惠瞪他一眼,道:“没事不能找你?”

  治国微笑道:“我就是问问。”

  赵美惠盯着他看了会儿后,忽然气馁道:“你们家一个个都牛,小军比你大七岁的,还没你稳重,这次又闯祸了……治国,你爸爸呢?”

  治国直言道:“没来,我爸爸不大喜欢进这里。”

  “……”

  赵美惠无语道:“那走吧,秦姨在曹奶奶那,听说你回来了,要见你和李叔叔呢。既然李叔叔没来,只能你自己去了。”

  ……

  几十米开外,花厅。

  “曹奶奶好,妈妈好、宋姨好……赵伯伯好,隋老您好。”(大家评论控制一下,别带真名,谢谢。)

  治国和赵美惠一起去了花厅后,很沉稳的向曹老、秦大雪、宋芸并旁边的赵君勋和隋老问候道。

  虽然惊讶于儿子的变化,不过秦大雪没有急着问什么,她相信丈夫。

  倒是曹老有些讶然的打量了治国稍许后,对秦大雪道:“一直听说小李会教养孩子,没想到能到这个地步,脱胎换骨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