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奇怪道:“老子都说了,这事我不关心,你别给老子说,你说那么多干吗?”

  梅长宁气骂道:“老子不是怕你以后再有这样的信息不告诉老子么?你当我愿意说啊!”

  李源笑骂了声“草”,转过弯儿,就讶然起来。

  刚是感觉到这边有人,但只以为是工作人员,没想到……

  “李老板,梅老板,早听说你们交情不错,没想到会不错到这个地步,令人羡慕啊。”

  隋老和几个负责同志正在海子边站着,看到李源和梅长宁过来,隋老笑容可掬的说道。

  李源认真道:“隋老,这小子吃着公家饭,干着机密工作,却和资本家走的那么近,好好查一查,肯定有问题。”

  梅长宁:“……”

  隋老哈哈大笑道:“那连我也得查查咯,还有古老董老他们,和你走的也不远嘛。”

  赵君勋笑道:“即便是资本家,也是红色资本家。”

  见李源不想多留,两个脚一前一后好似随时想走人的架势,隋老也不开玩笑了,说正事,道:“李医生,不知道秦主任跟你商议过了没有?”

  李源道:“我刚下飞机就被接到这边来了,隋老,您说的是……”

  梅长宁抹了把脸,道:“就是请港岛演艺界到大陆来,在大汇堂,和内地演艺界一起举行一场赈灾义演。”

  李源恍然道:“哦,这事啊……这事是小事啊,隋老,您怎么还亲自过问?您放心,港岛最红的明星一个不会少,义演的门票,一分不收,全部捐给灾区。”

  梅长宁无奈道:“大汇堂怎么卖门票?”

  李源呵呵道:“怎么不能卖门票了?收门票又不是拿去喝茅台,是拿去赈灾救民。还有,不卖门票,谁能进来看?老百姓能进得来吗?别弄到最后很好的事,变成了给权贵唱歌跳舞去了。”

  “你丫说话能不能过过脑子!”

  梅长宁心里偷乐,面上还要对这孙子做出无语的表情。

  真羡慕这孙子的洒脱啊……

  李源也不是全傻:“这不是当着隋老的面嘛,当着其他人的面我能说心里话吗?当着秦主任的面我都不敢。”

  “哈哈哈!”

  一群人大笑,隋老笑道:“古有白衣傲公卿之雅士,又有孔明骂死王朗之警句: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

  可见,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今日李医生之言,发人深省呐。”

  李源讲道理:“隋老,咱们实事求是,有一说一。这些话都是您骂的吧,和我可没啥关系啊。”

  “哈哈哈!”

  一群人又笑。

  赵君勋也好笑道:“李医生,你也知道怕?”

  李源道:“不是怕,可确实不是我说的。我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和隋老相比,我的格局还差的远。”

  隋老笑道:“你一点都不差,我要站在你的位置,有没有勇气说这样的话,我也不知道。但是,你说的好啊。我们愿意接受批评,也愿意改正。就按你说的办,用市场经济来做事。”

  等李源和梅长宁走远一些后,赵君勋对隋老笑道:“这个李源啊,口无遮拦惯了。在港岛当面警告那位总督,老实点,不要搞事。李家坡访问港岛,在港岛大学演讲,骂的肥彭无地自容匆匆离去,李源居然让演讲继续,最后搏得满堂彩,是一点面子不给人家留。”

  隋老笑道:“坦坦荡荡,用实业说话,自然不怕得罪人。”又玩笑道:“老赵,我听说你们家宋芸同志对李家可是很不满的。可见谣言听不得,你这不就是在为李医生打圆场嘛。”

  赵君勋叹息一声,惭愧道:“家丑啊,教训惨痛。”

  隋老笑道:“已经秉公执法了,就不用再检讨了。再说也只是上当,经查,小军自己是没摸上钱的嘛,就是有些天真……不说这些了,那么《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就要尽快发下去。粮票、粮本,今后就让它们收藏在历史博物馆里吧。”

  瞿老神情有些动容的说道:“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从五五年发行粮票起,到今年,将近四十年的历史。老人家和丞相有一段时间,都陪着全国人民一起挨饿……全国人民一起,熬过了最苦难的四十年!”

  隋老语气深沉道:“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走了太多弯路,愧对人民啊。希望我们以后少走弯路,尽快地,让全国十一亿八千五百万人口,都富裕起来!”

  ……

  “看到了么?都知道你不愿干这差事,所以大家上提都没提。放心,以后不会都来找你的。”

  临别前,梅长宁还在找补。

  李源问道:“酒真不喝了?”

  梅长宁摇头道:“新来的那个肥彭不是个简单货色。源子,去年华尔街推出了一个索罗斯,狙击了英镑,你怎么没去掺和一手?”

  李源奇怪道:“你怎么知道我没去掺和一手?”

  “……”

  梅长宁眨了眨眼睛道:“你下场了?”

  李源笑道:“坐了趟顺风车,但没捞多少。大唐如果投入过多,那就成一个给我们布下的局了。但也不差,小发一笔。”

  梅长宁笑骂道:“真孙子啊!你口中的小发一笔,都是我们踮着脚跟都看不到的数字。可惜,这一击彻底打垮了英国的脊梁,如今成了漂亮国的门下走狗了,对我们的工作,反而更不利了。恒生银行已经成了汇丰单一最大股东,是不是已经引来了一些警告?”

  李源点点头,笑道:“是啊,港府都发出了声音,警告大唐不要企图垄断港岛一切产业。蒲他阿母的,港岛连反垄断法都没有,警告他老母。再说,港岛现在遍地银行,算什么垄断?扯淡!”

  梅长宁竖起一根大拇指,道:“还是你牛皮!老子运气好,港岛有李家在,我轻松的多。不说了,先走一步。”

  等梅长宁扬长而去后,李源独自一人回了永福堂。

  秦大雪这会儿当然不在家,忙的跟陀螺似的,李源转了一圈,还在卧室躺了十分钟后,出了大院,回王府去了。

  ……

  老百姓其实很难想象,九二年的那场春风,到底意味着什么。

  但是站在一九九三年的四九城街头,就会发现变化到底有多大。

  最大的变化,就是九二年之前,百姓们的主流衣服颜色仍旧多见绿、灰、黑,而到了九三年,哪怕只是九三年初,已然是姹紫嫣红。

  女人们烫着“招手停”发型,像是被这个时代的烙铁烙出来的。

  男人们冬天穿的不再是军绿大衣,而是皮夹克。

  高楼大厦也不知怎么就冒出来那么多,不过大楼前停放着的自行车海,还是那样的壮观。

  在自行车大军之侧,屎黄色的面的多的数不过来。

  有钱人拿着大哥大在人群中嘶吼着,引来阵阵羡慕的目光。

  李源拍了拍兜里的诺基亚1011,这是世界上首台量产的可以收发短信的小型手机。

  当然,世间依旧是穷人多。

  拉着蜂窝煤的老人有些艰难的走着上坡路,李源上前推了一把,老人回头看了他一眼,有些木然的道了声谢。

  李源没有过多的发善心,他救不了那么多。

  一路步行回到王府,家人们之前得了信儿,这会儿都在屋里等着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