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梅、李雪梅还没出声,门外就传来宋铤粗犷响亮的声音“批了!”

  李源等人忙起身,李源笑道“宋叔,您这可是办了件天大的大好事啊!”

  宋铤一改往日的低沉和寡言,哈哈笑道“你小子是夸自己还是在夸我?”

  李源高兴笑道“当然是夸您了!压水井有多少年了,又不是我发明的。您把事情报上去,要是能大规模的打井,那可解决大问题了!”

  宋铤取下大盖帽,与娄晓娥点了点头后,看着李源道“是啊,有了多少年了,可就是没人想得到,还是你一个学医的小郎中给想到的。冶金部已经正式立项,在华北地区推行试点,先打一万口压水井试试。如果可行,在明年春耕前后,北方八省要打出一百万口压水井来。今年到处都在炼钢,炼出的土钢没地使,现在有地方用了。”

  “一百万口?”

  李源眼睛登时明亮起来,一百万口压井,哪怕一口压井只能照顾上十亩地,那也能灌溉上一千万亩农田!

  这背后,能救活多少老百姓!

  我李源真是功德无量啊!

  虽然改变不了大人物的命运,也改变不了大的历史走向……

  但总比他穿越一遭,眼睁睁的看着同胞罹难而无能为力的强。

  有了这份贡献,他良心也算能安了。

  啧了声,李源有些不知足道“其实一百万口压水井也只能是缓解一小部分……当然,总比没有强。”

  在他前世的记忆里,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打有压水井,所以一百万口压水井听起来不少,真正分散在祖国大地上,也就那么回事。

  后世的百姓很难想象,五十年代的农村,居然大都靠天吃饭……

  几乎没有多少打水井抽取地下水浇灌田地的概念。

  一来打井艰难,二来要是靠原始的木桶一桶水一桶水的提水浇地,累死也浇不完二分地……

  但压水井要强的多,可以通过杠杆加压,利用负压源源不断的将地下水汲取上来。

  五六岁的孩子都能干,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能干。

  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劳动力。

  按当下的劳动热情,一口压水井打好后,估计基本上二十四小时不大会停歇了。

  宋铤哈哈笑道“你小子,口气比老子还大!要是效果真有那么好,自然就不是一百万口的事了。到时候,也不用再用冶金部来推进,下面各省自发的就开始了。”

  李源惋惜道“说到底,也只能保证不绝收,毕竟是人力抽水,难以大水漫灌。”

  越是大旱天气,庄稼越缺水,正常来说应该把地浇灌透了庄稼生长的才好。

  但压水井显然做不到这一步,顶多尽量让庄稼不会旱死,产量铁定还要受很大的影响,减产不少……

  王亚梅却高兴道“可以了可以了!也不看看下面都旱成什么样了。现在只要能保证不绝收,就是天大的功劳!四九城的粮食都缺成这样,更何况其他地方……源子,明年如果压水井真的顶大用了,你宋叔叔可不会昧下你的功劳……”

  “别别别!”

  李源乐呵呵的一迭声道“千万别!王姨,我不来虚的。我才二十岁,就已经是行政二十二级四级办事员了,明年再考评一次,就是三级办事员了。我一大夫,要那么高的级别干吗?真想当官,就不报考中医了。

  而且,别人不知道,您二位还不知道啊,我就灵机一动想到了个主意,其他一点功劳也没有。

  真的,这件事宋叔您想怎么安排都行,就是别把我提溜出去。

  我就想安安稳稳的给百姓看病,当一名人民的好大夫!”

  听他机关枪似的嘟嘟嘟的说了一通,宋铤和王亚梅又笑了起来,看这小子的眼神里都是亲近。

  这也是他们两个老革掵为何这么喜欢李源的原因,见多了一心往上爬,心思都用在钻营上的人,怎能不喜欢这样一个年轻人?

  当一个人民的好大夫,这句话,算是撞进两人的心眼儿里去了。

  对这样的孩子多关照照顾一些,他们当着伟人也敢拍胸脯保证问心无愧!

  宋铤这样古板的老革掵都呵呵笑了起来,点头道“能脚踏实地的学习工作,才是年轻人的好榜样!小李,你父母把你教养的很好,很优秀!好啊,你不要这个功劳,就把它算在你父亲的头上吧。他本来就是老谠员,还是支书,这次估计要去公社了,专门负责压水井的推进工作。不说这些了……你跟老张学的怎么样了?”

  李源道“很好,师父教的很用心,还跟我说了许多北面战场上的故事……宋叔,我师父他和您都是一起参军的,怎么他还能捞着去北面战场,回来就当一仓库看管员?”

  宋铤叹息一声道“他的胳膊早在八年抗战的时候就被炸断了,北面战场开始后,老张的两个儿子都被他从单位上喊了回来,送上了战场。先后都……牺牲了。消息传回来后,老张就一个要求,要上战场。谁说都没用,他还直接找到了老首长,要么枪毙他,要么让他上。没法子,只能让他上了。

  凭一个胳膊,一把单刀,入夜他就上战场,天亮他回来睡觉,在北面杀的人头滚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