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火了,至少在南锣鼓巷算是火了,声名大噪!

  要说他的医术真的高明到声名远播的地步了么?

  其实并不尽然。

  主要是痛经之症治疗起来本来就快些,再加上谁也没想到,一个年轻的男医生,能做到药到病除。

  还有就是,傻柱、许大茂、刘光齐等院里人的夸大传播。

  但不管如何,李源的名声算是打响了。

  以至于他上了一天班,又去孙家开了两个钟头小灶后回到家时,发现门外站了许多等着看病的女人。

  可惜,放眼看去,以三十岁往上的居多……

  不仅他们这个院儿的,连街道上其他几座大院的人,也有过来排队的。

  只是和本院的人不同,其他大院的人来看病,多少都带了些东西,或鸡蛋、或几个馒头……

  京城人其实还是要面儿的多。

  最前头站着的是街道办主任王亚梅,看到李源回来后高兴道:“源子回来了?”

  李源也惊喜:“王姨,您怎么在这?”

  王亚梅见他作怪,没好气笑道:“这不听说你的医术好,还愿意免费的给街坊邻居看病吗?我代表街道过来看看。源子,干得好!你不声不响的做下这样的好事,我们街道也会有表彰的。”

  这个好,刷聋老太太的声望,可以在百姓间获得好名声。

  而街道上获得表彰,那可就代表官方认可了。

  这个可值钱,还会通报到轧钢厂,评优升级的时候有很大的作用。

  瞧瞧庭院里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三人羡慕的眼神就知道,这份量有多足!

  李源语气谦虚道:“王姨,这不算什么,不算什么,我也没做什么嘛。”神情里却透着小得意。

  王亚梅见他这样淘气真是喜欢的不得了,她们这代人还就是喜欢敢在领导面前淘气但有本事的男孩子,因为战争年代,就属这样的人能打大仗,牺牲还不多……

  她哈哈笑道:“那就继续做吧!你能不要钱给街坊们出诊,就凭这个觉悟,就值得这份表扬!开始吧,好好干,这都排起队了。”

  李源爽快应道:“欸!”

  其实对现在的他来说,诊金什么的都是小事,甚至名声都不是第一考虑对象。

  他现在最看重的,是有足够多的患者,相信他,选择他,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医疗经验。

  还是那个道理:中医和西医是有很大不同的,西医只要有了准确的化验结果,那么就算一位合格的医学生,都可以按照诊断治疗标准进行开药。

  因为西医有非常标准治疗准则。

  但中医不行,中医是大方科,治的不是病,是人。

  每一个病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所开方子的药都是不同的。

  同一种病,方子上的药都多有增减。

  这就需要大量的病例进行经验积累,尤其对年轻中医来说。

  可是绝大多数的年轻医生,都很难让病人信任。

  他们通常只能作为老中医的助手,无法单独诊断开药,因为病人不信任。

  经验积累起来就慢,医术提高的也就慢。

  这几乎是一个恶性循环,也是中医难发展传承的原因。

  眼下的机会难得,李源当然要抓住这股东风,尽快的积累诊治经验,来提高水平。

  他和赵云正学习《甲乙针经》,光在铜人上认穴位有什么用?

  他先前学的“闭气针”,只练到三寸针,为什么?没有练习对象啊。

  所以他现在选择不收那仨瓜子俩黄豆的诊金,而是选择在尽可能多的街坊邻居身上积累经验。

  譬如挤在人群队伍里的贾张氏,正挤着脸上的肥肉,对李源笑呢。

  她不是要对李源低头,只是想占免费看病的便宜。

  李源是无所谓的,他也想知道,在一个胖子身上针灸,和对一个瘦子针灸,要注意哪些分寸……

  回头还可以在她身上练练气关穴的闭气针,让她知道知道什么叫江湖险恶……

  洗过手换上白大褂戴好口罩后,他开始了晚上的练习时间……

  嘿,前世要有这份努力,就不止是一百四十四平的房子了。

  要是干一套三百平的房子,现在的空间也能大上几倍,多好!

  当然,前世也没有这么好的老师传帮带,连中药药材也远不如今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