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争(1/2)

小说:苏厨 作者:二子从周 更新时间:2021-05-13 09:45:20
  苏厨正文卷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朝争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朝争</p>

  赵宗晟辈分虽然高,底子却虚得不行,支付一期工程设备款都困难,于是赵煦“借”给了自家伯祖十万贯,从自己名下的产业里调拨了一班人才,苏油也从河北发展银行批出来十五万贯贷款,才将这个采石场搞起来。</p>

  采石场生意很好,苏油也算是没有辜负赵煦所托。</p>

  当然赵宗晟也不可能真具体管理采石场,这里的职事来自琉璃宝坊,技工来自商州胄案,都是原来皇室安排在四通的老人。</p>

  就连采石场的的会计账目,都是皇后代皇伯祖管理着。</p>

  职事见到苏油,眉梢眼角都是笑意:“下官张诚敬,见过司徒。”</p>

  苏油说道:“小儿辈做事不谨,麻烦到张职事了。”</p>

  张诚敬笑道:“不当事的,别说要点边角废料而已,就算是要大方砖,官家也断没有不允的。”</p>

  “苏舍人不是不谨,却是太谨慎了,这产业还是司徒一手扶持起来的,大宋豪商巨贾家中都用得,舍人如何用不得?”</p>

  “话不是这样说。”苏油叹气:“立身于朝,怎么谨慎都不是过错,这端王啊,今后还真得离他远点。”</p>

  张诚敬不禁又笑了:“说起来依旧不是舍人的过失,让端王来给舍人设计宅子,不还是官家指派的吗?”</p>

  这倒也是真的,苏油也无语:“算了,事情都发生了,多说也无益,看看料吧。”</p>

  张诚敬说道:“到底还是司徒谨慎。”</p>

  苏油的意思很明白,亲自前来,目的就是要看看是否真的是边角废料。</p>

  下头人常常误会上头的意思。</p>

  要是张诚敬将米粒大小的缺陷大砖都算作不合格,将之作为“边角废料”,“处理”给苏家,那才是真正的罪名了。</p>

  这种事情,可不是没人干得出来。</p>

  好在张诚敬是老四通,知道苏油的做派。</p>

  司徒喜散财,手笔之大外人不知晓,他可是晓得的,断不至于贪图这种所谓的“便宜”。</p>

  因此没有节外生枝,准备的还真就是矿场上堆积如山的废料。</p>

  苏油从中挑选出几块带冻的废料来:“你们也太暴殄天物了,这种冻料交到雕工手上,不说做成砚台笔架,就磨成镇纸,那也是钱啊……”</p>

  张诚敬不由得眼神一亮:“诶?这还真是个来财的法子。”</p>

  苏油笑了:“石场上再加一个雕匠班子吧,跟陛下找内工坊出人,到时候给我也搞一套。”</p>

  张诚敬笑道:“光这点子,都不止值这点废料钱。”</p>

  “一码归一码。”苏油说道:“老张你少给我打哈哈,不过做事情眼光,也不要只落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p>

  即便是铺设路面,花斑石也要打磨到一定程度才好看,苏油让张诚敬将带磨光面的废料和不带磨光面的废料各准备一半,这样即便是用废料铺设的路面,也会产生变化,还方便行走不打滑。</p>

  除了这点破事儿,苏油更关心的是这个石场对于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p>

  这个石场一年的营收都在二十万贯上下,刨去成本,利润相当可观,工人们的薪水也算是丰厚。</p>

  石材的加工需要不少大机械,钢铁,这些又需要五金加工维修之类的配套。</p>

  整个石场养了七百多人,带动了周边起码三千多人的衣食。</p>

  也就是说,几乎整个通利军,都在为这个石场服务。</p>

  一路参观石场,一路听着张诚敬的介绍,苏油对这个石场的作用很满意。</p>

  这就类似后世一个国营大厂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一样。</p>

  参观还没完,一名新军服色的战士急匆匆地骑马奔来:“禀告司徒,辽国有变,萧嗣先兵败出河店!”</p>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苏厨,苏厨最新章节,苏厨 258中文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