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1/2)

小说:苏厨 作者:二子从周 更新时间:2021-05-25 19:57:50
  第一千七百九十章高永昌

  “如果说以往的设计,都是在构成建筑空间的实的部分做文章的话,那这次我和师兄的院子,更多是在虚的地方做文章。”

  “好处首先就是降低成本,方便维护,然后更加高雅和灵动,还有就是格局方便调整,易于变换气质。”

  知道好不算本事,能够将之提炼到理论高度,讲出这些道道来,那可就不简单了。

  苏油点头:“的确是不错,即便我这外行看来,你们那个院子的美学层次,也要比过去的园林高级。”

  “就只有一个问题,院子里水池的面积不小,虽然很浅,但以后家里也一定要有保姆才行。”

  易安觉得有些奇怪:“水池和保姆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小孩子掉进去可不得了。”

  “哎呀爹爹!”

  苏油笑道:“这都结婚了还有什么害羞的,易安音律书画皆精,现在看来,对美学是研究颇深啊……”

  “大苏的词作我知道易安你看不上,不过他对美学也颇有研究,还当过一任美术学院的院长。你们肯定有共同语言。”

  “他在扬州才得了两块奇石,你们不去看看?”

  大苏至扬州,得到了两块奇石,其一为绿色,如冈峦迤逦,有穴达于背;其一玉白可鉴。

  大苏很喜欢,“渍以盆水,置几案间”,日日欣赏。

  一日苏轼想起了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个梦:“余在颖州,梦至一官府,人物与俗间无异,而山川清远,有足乐者。顾视堂上,榜曰‘仇池’。

  觉而念之,仇池,武都氐故地。杨难当所保,余何为居之?

  明日以问客……客曰:‘公何为问此?此乃福地,小有洞天之附庸也’。”

  又联想到想到杜甫“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之诗,便将这两块石头命名为“仇池石”。

  仇池山在甘肃,四面陡绝,山上却可引泉灌田,山顶为小舟状,四面斗绝,红岩石壁,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

  据载“伏羲生于仇池,长于成纪”,创世时,其妹女娲炼五彩石以补苍天,所余之石弃于仇池。

  张敦礼许以韩干所画二马,要他将石头送到汴京城,只为了给自己看一眼。

  大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但不干,还先写了一首诗,证明仇池石的归属问题。

  序言里写道:“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驸马以小诗借观,意在于夺,仆不敢不借,然以此诗先之”。

  诗里写自己是如何的喜爱这两块石头:“海石来珠宫,秀色如蛾绿……初疑仇池化,又恐瀛州蹙……殷勤峤南使,馈饷扬州牧……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

  又说张敦礼是多么的讨厌:“一夫幸可致,千里还相逐……风流贵公子,何事夺所欲”。

  最后以蔺相如完璧归赵事相比:“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

  一辈子大大咧咧,到老却为了两块石头这么作姿作态,搞得张敦礼都啼笑皆非。

  韩干的马啊,不比你的石头值钱?!以此交换看一眼都不行,至于吗?

  漏勺笑着对易安说道:“师妹,爹爹这不光是想让你继承老堂兄衣钵。这是害怕我们继续朝北走,要我们去江南看看呢。”

  苏油不禁白了漏勺一眼:“就你聪明!”

  易安微笑道:“师兄都安排好了,这次来大名看过爹爹后,会下扬州,钟山,常州,去拜会族叔和大小夫子。”

  ……

  苏油自己的事情其实也不少,因此最多就是管好小两口的伙食,然后由他们自由安排活动,中间也抽了半天空,带着易安和漏勺去花斑石采石场玩。

  石场对于一般人来说真没什么好玩的,不过对于苏油易安漏勺这种想象力丰富的人,就非常的有趣了。

  他们看石头就好像在读画,能够联想到各种题材。

  如果题材和图案非常契合,契合到普通人都能明白,那这石板就升值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苏厨,苏厨最新章节,苏厨 258中文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