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91章 笑里藏刀(2/2)

小说:衣冠不南渡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更新时间:2024-02-15 20:49:11
  

  曹髦跟陈泰商谈好往后的用人安排,随即问道:“陈公啊,你觉得,尚书台如今该做什么事情呢?”

  “陛下,最先应当治胡。”

  “嗯??”

  曹髦惊愕的看向了陈泰。

  胡人?他们叛乱那是几十年后的事情啊,为什么会说要治胡呢?

  陈泰皱着眉头,严肃的说道:“陛下有所不知,臣在雍州,治理地方,因为多年的战乱,雍凉受损严重,很多百姓与胡人混居,而无论是习俗和作风都愈发的偏向胡人,这是庙堂所不能轻视的事情!”

  “当初邓公曾上奏大将军,说边塞的羌,鲜卑,魏民同居在一起,雍凉等地的民愈发的偏向胡风,逐步脱离庙堂的管辖”

  “雍凉,乃至并幽,这些地方的情况愈发的严峻,胡人的势力越来越大,而庙堂却缺乏对他们的忌惮和治理的手段,总是轻视他们。”

  “大将军对此很是重视,要求边塞要将他们分离开来,将羌胡编户,让他们懂得分辨廉耻的教义可这件事并没能持续太久,陛下,如今这个问题刚刚出现,还不是最严重的时候,若是现在不去想办法来应对,那等他们形成了气候,想要治理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曹髦惊了。

  这人可以啊。

  若是你现在出门给别人说,胡人要谋反,那大概是要被嗤笑的。

  别看三国已经进入了比烂阶段,可那也不是胡人能上嘴脸的,蜀汉年年拉着羌胡来攻打曹魏,曹魏照打不误,东北的半岛胡人敢挑衅,毌丘俭直接过去灭国。

  别说是魏了,就是国力相对弱小的蜀,对边塞的蛮夷那都是降维打击。

  吴同样如此。

  故而,他们根本就不觉得胡人能是什么大问题,曹魏和蜀汉都喜欢用胡人的雇佣兵,包括曹髦的中军里,其实也有胡人骑兵。

  这是来自汉朝的老传统了,汉朝用胡人骑兵的传统可以一路追溯到汉武帝那会。

  可陈泰居然能察觉到不妥。

  这可是往后几十年后才会发生的事情。

  邓艾甚至比他更早上过书?

  也得亏是司马师,才接受了他的劝谏,若是换他的其余继承者来,只怕是要笑死邓艾。

  陈泰看着皇帝那不可置信的目光,无奈的说道:“陛下,臣并非是在乱说一气,这边塞的情况,真的不像群臣所说的”

  “陈公,您不必解释,朕明白您所说的。”

  “既然您开了口,那就一定是实话,朕知道您的为人,也知道您的才干,您不会说出没有缘由的话。”

  “就按着您的想法来操办这些大事吧。”

  这一刻,陈泰内心真的是有说不出的感动,就连司马师,都没有给予过陈泰这般的信任。

  他急忙伏身行礼,“多谢陛下!!”

  曹髦笑着扶起了他,“庙堂内的奸贼不少,却还是有您这样的贤人这也是朕敢继先祖大统,认为自己能不辜负他们的原因了。”

  曹髦的尚书台一日行结束,他离开了此处。

  尚书台内的诸多官员们也是随后离开。

  当袁亮回到府邸的时候,熟悉的老友正在等着他。

  “何公,您怎么来了?”

  袁亮急忙与来人拜见,何曾笑着回答道:“前些时日里,与您喝的不尽兴,总是有外人在场,今日特意前来你的府邸,就是想着与您单独饮酒!”

  袁亮赶忙吩咐自家的下人来准备饭菜,拉着何曾的手,一同来到了内屋。

  何曾这些时日里可是累坏了。

  他奉皇帝的诏令,通过冯扶来跟庙堂里的这些大臣们频繁的来往,何曾名望大,又不是很要脸,迅速就跟这些人建立了不错的交情。

  甚至还成为了这些反曹髦团伙里的小头目,有不少人都希望他能出面,再次架空皇帝,由他来出任尚书令。

  对群臣的这个想法,何曾只能表示他们想的太多了。

  不过,何曾也因此成为了皇帝的重要密探,在他的帮助下,皇帝对这些人的动向可谓是心知肚明。

  “哈哈哈,今日陛下来访,您有所不知啊,陛下几次看着我办事,接连点头,我看啊,陛下是发现了我的才能,准备要重用我了。”

  听到袁亮这句话,何曾都差点笑出声来。

  对,对,对,重用,绝对重用。

  都特意派人让我来取证了,看起来,大概是廷尉跟御史台联手处置的待遇。

  能得到这般待遇的人也不多,绝对算得上是重用了。

  就这帮蠢物,哪里来的胆量敢跟陛下过不去呢??

  请访问最新地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衣冠不南渡,衣冠不南渡最新章节,衣冠不南渡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