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14章 不干了(2/2)

小说:衣冠不南渡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更新时间:2024-02-15 20:49:11
  

  荀顗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王学的具体内容,我已经知道了,不愧是王公啊,难怪连当初的夏侯公等人都要想跟他学习经典我想安排族内子弟跟着他学习。”

  “只是,我不好跟他相见,当面来说这件事。”

  “您跟那些人的关系向来不错”

  崔赞当即说道:“要学习经典,这是好事啊,我可以帮着荀公来跟王公说一说。”

  不知为何,荀顗总觉得今日的崔赞有些古怪,这就答应了?

  他笑着说道:“若是崔公能帮着操办这件事,我定然不会忘记您的相助,我家的荀寓已经调到御史台了,可以让他指点一下您的”

  崔赞猛地站起身来,愤怒的说道:“我是因为您族中子弟求学之心却决定要出手帮助,荀公难道是在羞辱我吗?”

  荀顗懵了。

  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大族之间互相帮忙,子弟们互相帮衬,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又不是说给你强行提拔,这算什么羞辱??

  荀顗抬起头来,看着面前这个忽然间变得极为高尚的崔赞。

  “崔公您最近服散了?”

  这场见面最后还是以荀顗匆忙告辞离开而结束。

  坐在马车内,尽管事情是办成了,可荀顗还是觉得很困惑。

  这些大臣们看起来怎么都有些怪怪的?

  崔赞独自坐在书房内,这才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谁能想到呢,原先堂堂三公郑冲,如今都干起了这样的勾当。

  听闻陛下重启校事府,一明一暗。

  这明面上的负责人乃是刘路,而这暗地里的负责人,不是别人,正是那郑冲!

  这是众人都不曾想到过的。

  只因为有很多人都接到了郑冲的书信,然后接纳了一些仆从。

  从那之后,他们的书房就变得越来越干净了。

  大概是因为这些人的培训太短,或者是因为在郑冲那里的考核实在太简单,反正不少人都是被一眼看穿了。

  在很多老狐狸的眼里,这些人的行为都不是偷偷摸摸的,这是正大光明的呀!

  原来郑公是这样的人!

  难怪每次他都是主谋,而每次他都能安然无恙。

  当初都说陛下完成大事,是因为有人在暗中帮助他,这个人难道就是郑冲?

  荀顗此刻回到了府邸,作为尚书的二把手,荀顗的日子并不好过。

  荀顗倒也不是没有才能,可是跟尚书台里那些重量级的人比起来,他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不是因为皇帝的打压,也不是因为其余尚书们抱团,就是单纯的能力跟不上了。

  荀顗也有了退休的想法,如今庙堂里太仆的位置是空缺着的。

  荀顗此刻就在想着要离开尚书台,挂个荣誉官爵,然后安心去治经什么的。

  尚书台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荀顗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王肃的经典一出,将士人们的注意力都引到了经学上。

  而经典向来是大族争锋所需要的资本,王学若是兴盛,那会改变如今的格局。

  这也带动了很多的老臣们,这些老臣们都决定将精力投入在经典上,就是不能压制王肃,也得有点东西,有点改进,不然一旦王学大兴,那他们本身就失去学术竞争力了。

  每当一本经典出现的时候,往往会带动很多学问的进步。

  这就是竞争所带来的,故而,历史上往往会出现经学家们扎堆的情况,要么一个不出,一出就是一群人扎堆。

  可当荀顗刚刚准备召集自家子弟,准备来做这件事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却打断了他的想法。

  看到这个人,荀顗就觉得头疼。

  来人正是裴秀。

  裴秀身后还跟着几个甲士,他们抱着厚厚的文书。

  “荀公,这都是礼部近期内要推行的匈奴之事,还需要您来相助。”

  荀顗很是无奈的让裴秀将东西放在一旁,“好,我会去看的,伱可以先回去了。”

  “荀公,这件事非常的重要,陛下即将召见单于,故而要在明日之前批阅完成。”

  “啊?!”

  “明日?!”

  荀顗看着一旁厚厚的文书,“为什么不去找陈泰呢?”

  裴秀认真的说道:“他正在批阅工部的事情。”

  荀顗拿起了一旁的文书,翻阅了几下,却只觉得眼花缭乱,其中都是如今匈奴人分布在各地的情况,从人口,到统领,以及牲畜物资,乃至他们的游牧边界,统帅对大汉的态度以及平日里的言语等等。

  这还只是开头,往后才是真正要操办的事情。

  荀顗翻看了几眼,脸色忽然就变得无比的平静。

  辞官!

  尚书台的事情我不干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衣冠不南渡,衣冠不南渡最新章节,衣冠不南渡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