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14章 沾沾光(2/2)

小说:衣冠不南渡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更新时间:2024-05-01 16:33:43
  

  想要让土地肥沃就给我滚去开水利!

  想让天下太平就去学会廉洁公正!!

  出什么事就怪上天,从来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名士们迷信成风,不务正业。

  每个人都是神神叨叨的。

  读书人若都是这样的思想,那大魏岂不是要废了吗?

  曹髦很是不悦的说着自己的看法。

  可谯周的脸色却很是难看。

  陛下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危险了,这是要毁掉儒学的根本啊!

  从董仲舒的时代开始,天人感应就成为了儒家治世的重要依据,在后汉更是达到了高峰。

  当今的官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在后人的诠释下,基本都是往天人方向走的。

  甚至连其余派系,也都默认了这个说辞。

  而现在想要推翻,谯周不知道这会引起多大的轰动与影响。

  看着谯周这般迟疑的模样,曹髦笑了笑,“谯公,您何必担心呢?这又不是朕的编撰,这是荀子之言”

  到了这个时候,谯周也只好说了实话。

  “陛下,并非是臣不愿相助,只是陛下有所不知”

  谯周鼓足了勇气,“臣在洛阳,几受轻视,不只是臣,原先从蜀地前来洛阳的大臣,也多是如此,同僚并不愿与我们往来,我每次前往太学,与人商谈经典,他们的眼里都有怠慢之色。”

  “陛下如今要做的事情,会引起极大的争议,会使很多人反对,臣孤身一人”

  “其实您并非是孤身一人。”

  曹髦笑着说道:“您还有很强大的盟友。”

  谯周顿时就不敢说话了。

  他觉得陛下所说的盟友有极大的概率是指他自己,可谯周哪里敢认陛下当自己的盟友呢,说是仰仗还差不多。

  曹髦一眼就看出了他内心的想法。

  “茂先!”

  曹髦叫道。

  张华当即就走了进来。

  虽然在尚书台里挂了职,但是散骑也没下,因此张华还是能时常陪在皇帝的身边。

  其实对一个吏部的官员来说,常常待在皇帝身边也没啥问题。

  毕竟最终拟定权在皇帝这里,正好节省了一道流程。

  谯周打量着面前这位优秀的年轻人。

  张华是很厉害,只是他还太年轻,起码在经典上,不可能帮助自己太多。

  谁知,曹髦却只是吩咐道:“去将人给带进来吧。”

  谯周一愣,原来盟友不是他啊。

  片刻之后,一个人跟着张华走了进来。

  谯周觉得面前这位有些眼熟,却认不出他的身份来。

  毕竟洛阳的诸多大臣也不曾跟谯周有过多的往来,只是见过一面,很难记住谁是谁。

  荀顗板着脸,出现在了东堂内,看到了一旁的谯周,他的眼里有些不喜。

  对此人窃据王肃位置的事情,众人很是不满。

  对大族来说,经典无疑是最重要的,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陛下居然相信一个外人。

  但是出于自己不错的教养,荀顗还是跟谯周行礼相见。

  荀顗自从被曹髦从尚书台赶出来之后,就给挂了荣誉官爵,在九卿之中来回的横跳,就是没半点实权。

  今日皇帝忽然召见,他也不知是为了什么。

  曹髦指着荀顗,对谯周说道:“这位便是大司农荀公。”

  “卿应当是认识的。”

  “久仰大名,仰慕已久,只是没机会结交。”

  谯周说道。

  荀顗板着脸,微微仰着头,仪表非凡,“谯公蜀地高贤,我也是有所耳闻的,只是过去为敌,无法结交。”

  曹髦听出了他们言语里的火药味,他笑着对荀顗说道:“是这样的,荀公,朕跟谯公询问经学的事情,又问起了如今的官学。”

  “谯公认为,天下的学问经典,没有能比得上《荀子》的。”

  “他甚至提议我将《荀子》纳入太学,让太学生们都去学习,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不知荀公意下如何啊?”

  荀顗浑身一颤,不可置信的看向了谯周。

  啊??

  什么东西??

  虽然是荀子的直系后代,但是连他们都不学这个了,如今的荀家家传经典极多,像荀顗所传承的就是《费氏易》。

  怎么到了如今,忽然说要重视我们本家的东西了?

  荀顗皱着眉头,惊疑不定的看着面前的谯周,然后,他的脸上缓缓出现了一抹笑容。

  “多谢谯公的推崇。”

  别管荀家现在治不治荀子,只要皇帝重视《荀子》,那对他们家就完全没有坏处,他们可是直系后代啊,若是皇帝今天就愿意将荀子定义为官学,那荀顗明日就放弃易改学荀子去了!

  保不准还能沾一沾先祖的光芒!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衣冠不南渡,衣冠不南渡最新章节,衣冠不南渡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