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医生,没必要太正常 第二十四章:天赋(1/2)

小说:做医生,没必要太正常 作者:手握寸关尺 更新时间:2024-01-12 00:40:25
  徐通对于陈恭的好奇心很多。

  论文投稿的时候,陈恭的身份信息并不详细,没有太多的记载和描述。

  而徐通并不知道基础医学圈子里出来了这么一号人物。

  因此内心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但是,虽然未曾谋面,但是字如其人,能写出这样一篇文章和假设的人,绝非凡人。

  杨广业先是面色一紧,陈教授?

  “陈教授?徐教授,您说的是陈恭吗?”

  徐通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是啊!”

  “虽然未曾谋面,但是学识让我惊艳不已啊,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灵性。”

  “这是我们很多人都逐渐缺乏的科研思维灵性。”

  “咱们这一行,越往前走,思维越容易僵化,虽然技术和学识在增加,可是那股子科研灵性,却在逐渐丧失。”

  “虽然字里行间,我能感觉到一些青涩,对方或许是个新人,年轻人,但是……他的灵性,是很难得的!”

  “关键,现在科研在鼓励年轻化,就是这个道理,需要年轻人的创造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也就是……科研的灵性!”

  “这一点,我说实话,对于陈教授是十分敬仰啊!”

  “不怕你们笑话,这一篇论文,我来来回回看了好多遍,可是每一遍,都能看得出他对科研的发散能力,真的是才情无限啊!”

  “这一篇假设写得好啊,对于三羧基循环、卡尔文循环研究透彻,对于检验学也了解颇深,甚至对于病理学,都是十分有研究!”

  “这是一个科研基础很好,科研灵性兼具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虽然说,我不知道对方为什么在指导老师上写了杨丽的名字,而不是你杨院长。”

  “或许你们之间有些误会!”

  “但是,杨院长,我得劝劝你,要注重人才的挖掘,更要注重人才的培养。”

  “俗话说的好啊,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觉得,陈教授这样的好苗子,一定要挖掘,不能埋没。”

  “科研圈子里那一套论资排辈的思想,不能有啊!”

  “知识,可以慢慢积累,但是天赋和科研灵性,这些东西,是积累不了的!”

  “不得不说,有些行业,还是得吃天赋的!”

  “特别是越往前走,越吃天赋!”

  徐通似乎已经料想到了,陈恭肯定是和杨广业不对付,这才有了把杨丽当成指导老师的事情。

  说来也是感觉有些意思。

  而一旁,杨广业和杨丽两人面面相觑,眼神里满是复杂和哭笑不得。

  哪儿有什么恩怨啊?!

  这徐教授也是……

  不过说实话,听着徐教授对于陈恭的称赞,两人内心也是感慨不已。

  于是,这个时候……

  杨丽这才连忙说道:“徐教授,您误会了!”

  “陈恭和杨院长没有一点误会!”

  “甚至,两人根本就没有见过面,哪儿来的误会啊。”

  杨广业也是苦笑摇头,他恨不得陈恭和他有点小矛盾呢。

  现在,两人压根没有任何交际。

  甚至于,他比起徐通对于陈恭的称赞,丝毫不逊色。

  陈恭这一篇文章给他的启发同样也很大!

  杨广业这个时候小心翼翼的从包包里取出来了一些纸条:

  “徐教授,说来您可能不太信。”

  “但是,陈恭这还孩子啊,他今年才20岁,是我们学校临床学院的大二学生!”

  徐通一听这话,顿时皱眉起来。

  “杨院长,开什么玩笑?”

  杨广业无奈摆手:“我真没开玩笑。”

  “你知道为啥指导老师写丽丽吗?”

  “是因为杨丽是他们班的辅导员。”

  “而且,杨丽给他准备过一些前期的资料。”

  杨丽此时也是面色尴尬的点了点头。

  她压根没有想到,自己人生中第一篇高质量影响因子的文章,竟然是……这么出来了?

  而自己付出了什么了?

  嗯,准备了一下资料?

  还是陪着他看了一下午的书,然后买了杯柃檬水?

  似乎就这了吧?

  可是,比起这样一篇高质量影响因子的文章,而且……

  最重要的还是后期附带的一个重点的国自然课题!

  这些……

  这些都和自己就有关系了?!

  杨丽此时感觉和做梦一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做医生,没必要太正常,做医生,没必要太正常最新章节,做医生,没必要太正常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