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72章 电火花加工(2/2)

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作者:十月廿二 更新时间:2024-01-04 01:57:03
  

  从外表上看,这台涡喷14B并没有什么损坏。

  也验证了之前常浩南的猜测——问题应该不算严重。

  “这台原型机是前天下午完成的总装,晚上开始进行例行出厂测试,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钟世宏走到旁边的控制室内,调出了相关测试数据:

  “当发动机处在最大推力,但又没有启动加力燃烧室的时候,压气机的工作情况会毫无征兆地出现剧烈波动,到今天早上的时候,燃烧室出现了报警,我们停机冷却之后检查,发现第一级涡轮叶片已经出现了损坏,但测试时间只过了不到三十个小时。”

  “我们进行了很多轮排查,最后还是没能找出原因所在,所以只能联系你们,看看能不能确定是哪个方面的问题。”

  听到这样的介绍之后,606所这边最担心的并不是这台原型机本身,而是已经进入小批量生产的涡喷14A。

  毕竟事关歼8C的设计定型工作。

  然而似乎是早就估计到了这一点,还没等到别人开口询问,钟世宏就表示在同一时间生产出的几台涡喷14A都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非常顺利地完成了测试。

  这让常浩南松了口气的同时,也颇有些摸不着头脑。

  涡喷14B的绝大多数零部件都跟涡喷14A完全相同,因此会直接使用大量同批零件进行组装。

  结果反而是参数取向为低性能高可靠性的型号出了问题?

  这让常浩南猛然想起来,在涪城做航发地面模拟试验的时候,姚梦娜对于涡轮前温度场分布的测试过程,似乎就出现了类似的结果。

  节流阀处于最小加力和最大推力附近时,温度场分布最不稳定,继续增加推力,情况反而会逐渐变好。

  当时大家也只能把问题定位到气膜孔加工的过程中,并没有找出更加具体的原因所在。

  常浩南缓缓走到试车台旁边,从桌上拿起了那片损坏的涡轮叶片。

  因为采用了气膜孔主动冷却,因此这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圆形小孔,对于密恐患者极不友好。

  “钟部长,你们在生产涡轮叶片的时候,是用什么办法加工这些气膜冷却孔的?”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钟世宏的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丝自豪:

  “这些小孔直径只有0.25到0.30mm,很难用机械手段处理,所以只能采用电火花深孔加工技术。我们410厂当年为此专门把100A电火花机床的流状电极改成空心旋转铜电极,让冷却液在铜管里面流动,才攻克了电极寿命过短的技术难题,把涡喷14的这个涡轮叶片给制造出来。”

  “嗯……这是现在世界上主流的加工方式么?”

  “那倒不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电液束流加工法,但是咱们国家在电化学领域的底子实在太差弱,相关设备又受到限制没办法购买,我们也是没办法才走了电火花打孔这条路。”

  钟世宏说着摇了摇头:

  “不过整个涡轮叶片制造的其它流程,包括检测标准,我们都是严格对照世界先进水平来的,在质量方面您可以放心。”

  “检测标准也是照着他们来的?”

  听到这里,常浩南终于恍然大悟。

  “那我大概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