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77章 精工计划(二合一)(2/3)

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作者:十月廿二 更新时间:2024-01-04 01:57:03
  

  这就足够了。

  和在601所那边的情况差不多,需要配合他进行数值模拟工作的人手本来也不需要几个,更多人还是要负责具体的设备开发工作,也就是真正设计并制造出一台适配软性磨料的磨床出来。

  “关于离散元模拟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在会后找我详谈,我大概需要3-4个人来帮我进行编程和数值分析过程。”

  “至于剩下的机床设计部分,我想可能需要找一些外援。”

  410厂的主业毕竟是造航发而不是生产机床的,让他们进行一些技术改进还行,但从头开始搞个新的磨削设备出来,确实有点太难为人了。

  “这个倒是不难。”

  看到问题解决曙光的钟世宏瞬间来了精神头:

  “盛京第一机床厂和我们一直都算是有合作关系的兄弟单位,他们在这方面应该比较有经验,尤其磨料和控制系统开发都有常工完成,剩下的就是纯机械部分了。”

  “至于具体的合作方式么……”

  钟世宏低头思索了一小会:

  “只是两个厂的合作我觉得不够,如果真能按照常工的思路把这个设备开发出来,那对于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总体发展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推动,正好现在又是年末,所以……”

  “我的意见是,向上面加急申请一个项目,就叫做‘精工计划’,目标是系统性地提高咱们航空工业系统内各制造厂的生产制造水平!”

  显然,钟世宏的内心深处也是藏着一些野心的。

  对于他本人,即便这个项目的主要完成人肯定只能是常浩南,但作为牵头的首倡者,以及410厂技术部部长的地位,只要能成,好处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从更大的层面上讲,如果能把这个全新的精加工方式快速推广开来,也能解决很多兄弟单位的燃眉之急。

  虽然提出这个思路的初衷只是为了对气膜孔内壁进行抛光,但其应用范围显然非常广泛。

  哪怕只考虑航空制造领域,也有大量的变口径管类零件,比如燃滑油管路、喷油嘴、导气孔等等,每一种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都是老大难问题。

  “很好,那……就这么办。”

  常浩南之前就已经体会到了做这种项目的好处。

  经费和人手充足,申请的各种资源也基本都是优先保证一路绿灯。

  更重要的是,人员补贴方面非常大方。

  就连182厂这种体量,都能一次给出两万奖金,那410厂就更不用说了。

  他自认为不是个物质**很强的人,但能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多赚点钱,谁又会不愿意呢。

  ……

  这种火烧眉毛的事情,当然不可能等到项目审批下来再开工。

  所以第二天,在钟世宏动笔写申请报告之前,盛京第一机床厂的几名骨干力量就已经来到了410厂。

  带队的是一名看上去四十来岁、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微胖中年工程师,叫韩有德。

  在听过了常浩南关于新磨削设备的完整设想之后,他稍稍愣了大概一秒钟时间。

  然后几乎是下意识地说出了一个有些晦涩难懂的外文短语。

  常浩南没听懂,但总之不是英语。

  好在对方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从桌上拿起一支削好的铅笔,直接开始在一张绘图纸上面画了起来。

  相比于抽象派的常浩南,韩有德的画功显然要好上很多,尽管是连尺规都没用的示意图,但仍然横平竖直,十分规整。

  “常……”

  “常浩南。”

  有人恰到好处地提醒了一句。

  “常浩南同志描述的这个设备,我十几年前在东德进修的时候就接触过,德语直接翻译过来的话,叫做流体磨料加工,或者磨粒流加工。”

  韩有德在说话的同时,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几分钟左右的功夫,一部机器的大概形貌就跃然纸上。

  “这种磨削方式的原理不难,设备也很简单,除了夹具需要根据待加工的零件进行订制以外,差不多给我四到五天时间就能完成其它部分的设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