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81章 歼轰7的未来(2/2)

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作者:十月廿二 更新时间:2024-01-04 01:57:03
  

  听到这个回答的张振华松了口气。

  常浩南所说可以马上解决的问题,恰好是最要命的部分。

  几十架歼轰7正急缺易损件,而这些飞机又是眼下海军航空兵的绝对主力。

  一旦出现大面积趴窝,那可是要捅破天的大事。

  这也是为什么再买一批二手斯贝MK202的提议会被上面纳入考虑。

  现在能满足这批飞机大修维护的需求,对于430厂来说就已经算是打赢了一场翻身仗。

  不过他很快就又露出了忧心忡忡的神色:

  “常工,这些零部件如果都用你们的新工艺进行磨削,那这个软性磨料的消耗量,应该会很大吧?”

  他还记得之前看到的技术文件上,写着磨料的使用寿命为0.5-8个小时不等。

  白天现场观看加工过程的时候,也确实有废弃的磨料持续从夹具中被排出,410厂甚至专门安排了一名工人补充消耗掉的磨料。

  “嗯……这个确实。”

  常浩南自然没必要在这方面隐瞒什么:

  “具体能用多长时间,取决于待加工工件的材料,但总之是要经常更换的,否则会达不到预期效果。”

  “那这个磨料的成本……”

  张振华有点不好意思地捋了一下头发:

  “我看磨料配方里面有碳化硅成分,那好像是挺值钱的东西,我记得咱们国家还需要进口来着。”

  没办法,430厂在钱这方面确实比较紧巴,涡扇9迟迟造不出来,而涡喷8只在轰6上装备,用量很少。

  此时常浩南才明白对方在担心什么:

  “这点张主任不必担心,那种需要进口的碳化硅,是电子级的半导体碳化硅,我们这个磨料里面用的,是最普通的涂料和建筑用碳化硅,完全可以国产,采购价每吨还不到一千块钱。”

  “是这样?”

  恍然大悟的张振华彻底放下心来。

  “不过,张主任。”

  常浩南拿起一支铅笔,轻轻在其中一张图纸上点了点:

  “关于涡扇9,我还有一些个人的想法。”

  “您请说!”

  张振华马上打开了面前的笔记本——

  这可是常浩南的个人想法。

  是那个让涡喷14脱胎换骨之人的个人想法。

  得赶紧记笔记!

  “603所应该正在开发一种歼轰7的深度改进型吧?”

  这个事在航空工业内部应该不算什么秘密,不过常浩南还是用了疑问句式。

  “没错,目前的歼轰7主要是海军在用,空军方面因为作战设想要更加复杂,所以投了一笔钱,希望能获得一种性能更好的改进型号。”

  张振华点点头,430厂和603所之间的联系还算紧密,况且他们本来也是给飞豹提供动力的供应商,自然知道这些:

  “不过603所那边希望在这个项目上使用全数字化设计,现在很缺这方面人才,所以进度不是很快。”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一直坐在角落里没说话的姚梦娜突然眼神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不过此时还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心思。

  常浩南自然知道歼轰7A是怎么回事,于是几乎不假思索地继续说道:

  “空军对于复杂地形下超低空突防的要求更高,飞豹虽说是双发飞机,但在超低空飞行时,哪怕只是单发停车,一样很容易出现不可挽回的事故。”

  “既然如此,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把刚刚你提到的一些问题,彻底解决掉,也算是排除一些飞行安全方面的隐患。”

  虽然总体上说,斯贝MK202已经没什么全面优化的潜力了,但是对于一看似不大,却直接影响可靠性和寿命的缺陷,还是不能放着不管。

  况且它们修改起来也并不麻烦,甚至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前世就有不少架歼轰7是在超低空状态下发生故障,而装备的第二代弹射座椅性能又不佳,最终导致了多次一类飞行事故的发生。

  和机翼结冰的运8一样,也算是航空工业史上的意难平之一了。

  涡扇9这个型号,本来也是在这一次次的事故中被逐渐完善起来的。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