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预研这种东西的成果转化率其实是很低的,有时候10个预研计划最终往往只有两三个形成了可以开展下去的正式项目,最终修成正果的则可能更少。

  他们之前提交的两份预研报告就都因为深度不足而被打了回来。

  因此648所内部也对于这个新型高级教练机的计划有所顾虑——

  硬着头皮继续下去需要更多投入,而且谁也不敢打包票说军队一定会要,对于小家小业的他们来说这本来就是个风险。

  就连最初提出这个想法的孙惠中也没有太多信心。

  要知道他虽然挂着648所副总设计师的头衔,但这完全是因为所里确实没什么人才,才让他一个不到30岁而且并没有领导过任何型号设计的人顶了上去。

  年轻,又没有成功经验,自然就会底气不足。

  所以当听到常浩南表达支持的态度时,孙惠中是相当兴奋的。

  前者年纪固然更小,但从刚才晚宴上的情况来看绝对有真才实学,又在八三工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的表态,绝对是有分量的。

  “当然,歼教7是你们搞的,你们应该也很清楚缺陷。”

  常浩南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面前之人来自648所就口下留情:

  “低速性能和后座视野太差,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教官甚至需要自制潜望镜来观察前方的情况,而且潜力也不够,培养歼7和老歼8的飞行员勉强够用,但咱们的空军正在大踏步进入三代机时代,所以这个型号肯定没办法长时间挑大梁。”

  实际上,歼教7这个型号本来应该只是发挥过渡作用,进入新世纪后就会逐渐换装新型教练机。

  但是跟这个时代的很多其它装备一样,过渡着过渡着,就过渡成了主力装备。

  因为种种原因,计划中的新型教练机始终未能到位,最终歼教7作为一种本质上的基础型二代机,竟然一直生产到了2017年……

  “唉……说的太对了。”

  孙惠中轻叹了一口气:

  “有您这句话,我们继续搞预研的时候,心里多少也能踏实一些。”

  “伱刚才说目前正在做机翼选型和进气道匹配,具体的进度如何?”

  教练9算不上什么明星型号,常浩南只知道原来时间线上直到2011年才正式服役,对于研发流程并没有太多了解。

  “目前初步确定要使用类似歼7E那样的双三角翼,进气道的话……还没有定论,本来想参考下颌式进气道,但您刚刚说可行性不高,那……或许还要再想一想。”

  说到这里的孙惠中稍微有点不好意思,毕竟听起来这飞机从头到脚好像都在借鉴兄弟单位的型号……

  常浩南倒是不在乎这个,他现在想的是要怎么把自己脑中的设计方案告诉给对方。

  不只是让648所简单地抄个答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最好还能让他们从中获得经验,

  况且他现在也只是有一个对于教练9的初步概念,更详细的东西得经过计算才能得到,总之肯定没办法今晚上就掏出设计方案来。

  于是常浩南斟酌了一下语句:

  “其实,我当初在设计歼7F的时候,倒是也考虑过有过另外一种方案,只不过相较于歼7的改动太大,没办法从老飞机直接升级,所以设计工作只进行了一点。”

  “如果贵所有这个意愿的话,等我把歼7F匹配新发动机的改动处理完,可以和你们一起完善一下那个方案……”

  这对孙惠中来说完全是意外之喜。

  所以常浩南话还没说完,他就赶紧表示同意:

  “当然,我可以跟所里面申请,从设计团队里面调一些骨干成员过来。”

  孙惠中从一开始也没寻思过让对方去648所的事情。

  一方面,明眼人都能看出常浩南这次来611,搞歼7F只是顺便,参与十号工程恐怕才是正经事,这个新教练机不是什么重要项目,不可能在这上面占用太多时间精力。

  另一方面,航空工业这几个主要设计所对应的城市里面,盛京、镐京和蓉城肯定是相对最好的,冰城、瓷都和洪都也还可以,唯独筑城的地理条件实在是比较糟糕。

  “那就先这样,等7F的事情结束咱们再聊。”

  常浩南说着点了点头:

  “另外,调过来的人至少要掌握一些数字化设计的基础,这样效率会高出不少。”

  “没问题,我明天就打电话。”

  此时的孙惠中已经把兴奋挂在了脸上:

  “太感谢常工您了!”

  ……

  第二天,常浩南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工作。

  随机事件,前面半年时间里,卢育英带领的团队并没有闲着,几乎已经完成了对进气道和机头以外部分的设计。

  对于他来说,歼7F的设计流程他其实已经走过一遍,如今更换新的发动机,无非是带着整个项目团队再重新过一遍流程罢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