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93章 首见歼10(下)(2/2)

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作者:十月廿二 更新时间:2024-01-04 01:57:03
  

  杨韦把常浩南带到了飞机旁边的那台电脑前。

  上面正显示着某种工况下,歼10进气道入口处的CFD模拟结果。

  “我看杨工正在做的计算,应该也是早就对这方面有所研究了吧。”

  眼尖的常浩南注意到,在这个建模里面,进气道和机体之间的六处连接已经呈现出了不同的角度。

  而那架即将完成总装的原型机则还是最开始的设计。

  也就是说,杨韦已经注意到了那六根原本只是用来结构补强的加强筋,实际上还可以发挥整流拉涡的作用,进一步降低进气道抖振,保证严苛条件下的进气稳定性。

  并且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了。

  只不过他毕竟无法预测未来,所以在更改原型机设计这方面,显然要保守一些。

  尤其这还属于一个锦上添花的部分,优先级肯定要低于保首飞节点。

  后面和试飞过程中提出的其它改进内容一起,等到制造03号原型机(02是静力验证机,不用作试飞)的时候再一起用上就好了。

  “这毕竟是未来的趋势嘛。”

  杨韦点了点头承认道:

  “不过你那篇论文确实给了我不少启发,否则计算结果也不会跑得这么顺。”

  “只是可惜,十号工程立项的年代比较早,绝大部分设计资料都是纸质的,想要完全实现数字化设计和制造,就只能等下一个型号了。”

  实际上,包括常浩南亲自经手过的歼8C还是歼7F,都算是半路出家搞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虽然也发挥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毕竟不如从头开始的项目那样通透。

  “没关系,就当是先积累经验,可以等后面设计歼10S的时候,再考虑从头搞数字化设计的事情。”

  歼10S,也就是双座版本,在原本的时间线上,是杨韦第一个独挑大梁担任总师的型号。

  “其实我们已经在尝试,同步开始对双座型号进行设计了,不过因为设计团队规模有限,进度还是要慢一些。”

  杨韦点了点头:

  “不过后面你能加入进来的话,这方面的工作应该会快上不少。”

  这次常浩南没有直接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完工了大概七八成的01号原型机,在心中总结了一下后面他准备进行的改动。

  除了更换DSI进气道之外,最重要的自然是换装国产涡扇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全权数字化控制。

  其次是在飞控中升级喘振监测和控制模块——

  作为一种单发战斗机,歼10对于发动机的稳定性要求更高,对这项能力的需求也是最为迫切的。

  最后就是一些细节了,在前世的歼10上,有不少不算要命,但总归有些可惜的地方,他准备一并改进过来。

  “这架01号原型机,大概什么时候能总装完成啊?”

  常浩南向旁边的杨韦问道。

  对于一架新技术应用比例超过六成的全新飞机来说,自然不可能总装结束就马上开始试飞,还有大量的地面测试需要进行。

  而上面提到的一切计划,除了要提前对相关技术进行验证之外,都得依托这些测试结果才能开展。

  可以说在原型机下线之前,他已经做不了更多事情了。

  “一切顺利的话,今年4月到5月之间吧。”

  杨韦几乎不假思索地给出了时间表。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