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常浩南有点意外的是,这里面并没有他想象中那种一片混乱甚至显出破败的场面。

  尽管以一个重生者的角度来看,这座车间的布置还存在诸如原料区和半成品区分类不够清晰、物流线交叉严重、物料搬运距离过长且存在路线重复等问题,但就一座90年代中期的工厂来说,这不算是什么值得指摘的事情。

  唯一的问题是,在这里工作的工人数量有点少,导致整个车间冷冷清清的。

  “您想要购买的超重型数控立式铣车床,我们厂对应的型号是CKX53160-1,16米级别,过去曾经给桂省和湘省电力部门制造过两台,我们手头有一台客户违约弃单的半成品,现在订货的话,最快明年上半年可以交货。”

  “林厂长,你们这个主打产品的性能应该相当不错了,有这么高的技术水平,怎么我听你刚刚的意思,厂子效益还上不来啊?”

  “嗐……技术水平高啥啊,我这个人向来有一说一,不向组织上隐瞒情况。”

  说到这里,林旭无奈地叹了口气:

  “像这几种拳头产品,都是我们把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给集中起来,搞生产承包,责任落实到人,用手工作坊的模式一点点搓出来的,否则都有半成品了,哪还需要大半年的时间工期呢?”

  “但是这种整法说穿了就是搞生产大会战,产量少了还行,根本没办法用在量产的东西上面,再加上现在老师傅退的退走的走,平时还有人去外面接点私活,新的年轻人心浮气躁又不愿意学手艺,就连这种精工作坊的效率都越来越低了。”

  “常总您也是理工科出身,知道现代工业讲究的是个标准化生产,像我们这样精耕细作,每台设备成本算下来比进口的都高不少,质量也就跟人家差不多平齐,您买的这种机床进口困难,所以还有销路,其它一些能从国外买的,根本就没人来找我们,现在这个车间,已经是我们厂使用率最高的地方了。”

  “那伱们有没有想过通过一些办法提高管理水平?让这么大个厂就这样荒废下去,实在有点可惜。”

  常浩南化身捧哏,恰到好处地接了一句。

  “当然想过,实际上,这也是我担任厂长这几年来最主要的工作。”

  林旭说着把常浩南几个人带到车间外面,这里有一间小屋子,里面贴满了各种宣传画。

  “我们参考从国外引进的ISO9001质量体系,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优化,甚至专门请了日本来的专家,在全厂范围内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让每个员工,而不只是质检部门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

  “除此之外,还引进了目前国际大企业最流行的6sigma理论,将顾客、过程管理和改进中利用数据作出客观的评价,利用数理统计中的标准差实现数据作为基础……”

  一连讲了四十大几分钟。

  能听出来,林旭绝对不是照本宣科死记硬背,他在管理上是有自己理解的。

  很多地方他都是直接拿本厂,或者是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的例子甚至数据举例。

  要知道,这可不是二十多年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些中层管理脑子里没有点真材实料,只要有搜索引擎一样可以当PPT战神,

  林旭讲的这些东西,在这个年代那都是相当有价值的。

  “所以,林厂长,既然你已经引入了如此完善的管理体系,你认为,咱们厂亏损的主要原因会是什么?”

  这个突然问出的这个问题让林旭表现出了一些沮丧:

  “无非是国企的那些老问题。”

  “管理办法再好,说到底也要靠人来干,国有企业,关系复杂、人浮于事,年轻人抱着铁饭碗想要混日子,老油子在厂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外面接私活比谁都积极,行政管理人数倒是多,效率却高不起来,清理出一些沿街店面出租,却因为客流量和政策问题没办法租高价……”

  常浩南表面上摆出认同的样子,心里却已经想明白了一半——

  今天就是把西门子给搬过来,管理办法也跑不出墙上贴着的这些东西。

  搁在几年之前,国企管理体系乱套的时候,还会因为存在各种掣肘和倾轧而导致束手束脚,而现在厂长负责制下,厂长本人看上去比谁都懂管理懂技术,最后竟然整出这么个结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