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2章 提前落户的歼11(2/2)

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作者:十月廿二 更新时间:2024-01-04 01:57:03
  

  听到这个问题的何明一愣,然后想到了什么:

  “哦对,你们这段时间在涪城,可能还没听说。”

  “这个月初的时候,我们跟俄方正式签订了转让苏27生产许可证的协定,所以陆续有大量的技术资料和生产设备要运到这里来。”

  听到这个回答的常浩南也是一脸意外:

  “苏27……谈下来了?”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个协定原本还要再晚两个月,到1996年12月才正式签订。

  “是啊,苏霍伊方面突然做出了相当巨大的让步,所以谈判过程顺利了很多。”何明说到这里,语气突然带上了几分笑意:

  “而且说起来,这件事情跟你还有关系呢。”

  “这……我自己怎么都不知道?”常浩南觉得自己好像突然跟这个世界脱节了。

  “04号原型机重新首飞那次,杨总师特地让几个在112厂的苏霍伊技术顾问在旁边看了全程,然后没过几天,就听说那边的协议顺利签订了。”

  合同谈判这种事情说到底,手里没有牌,什么都没用。

  而经过改进之后的歼8-3,哪怕算不上王炸,也至少是四个2这种级别。

  更何况还是在牌局已经接近末尾的时候,直接虚空造出来的。

  效果自然是立竿见影。

  “可惜我来的还是晚了些,只争取到了两个月时间……”

  常浩南点了点头,但心中还是不免有些遗憾。

  如果说十号工程是华夏实现“战斗机设计自由”的开端,那么十一号工程就是实现“战斗机制造自由”的起点。

  一架最大起飞重量高达33吨的重型战斗机,就算把全套设计资料和原材料都准备好,要想真的把飞机造出来,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制造业这种东西没有太多捷径好走,时间和投入缺一不可,所以如果只是提前两个月开始的话,实际影响恐怕……

  等等……

  这个时候,常浩南突然想起来,刚刚何明似乎还说过,俄方在协议内容上也做出了让步,于是又开口问道:

  “那合同内容方面……”

  随着常浩南在601所的地位水涨船高,这些东西自然也有了知情权。

  如果搁在他刚到盛京的时候,问出这种问题恐怕只会收获一个白眼。

  “根据合同,112厂要在未来10年内,生产总计118架单座型苏27SK和双座型苏27UBK,第一批14架的机体全部由俄方提供,后续逐步过渡到完全由我们自行制造。”

  “飞机所需要的发动机、雷达和电子设备执行单独的子系统采购合同,除了前两批28架之外,俄方不限制我们更换其它90架飞机的机载设备,并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当然费用另算。”

  “除此之外,我们生产的苏27及其衍生型号不能出口给第三国。”

  具体的合同内容当然要复杂得多,因此何明只是挑了其中最关键的几个部分来说。

  但这也足够让常浩南差点惊掉下巴了。

  相比于原来时间线上面颇为苛刻的条件,现在这份协议内容堪称大慈善家。

  多了一条苏27UBK的生产线,以及必须由俄方提供的机体数量减少这都已经不重要了。

  后面那条“不限制更换其中90架飞机的机载设备”才是操作空间拉满。

  这意味着十一号工程甚至可以从一开始就走上“边生产、边改进”的路子,而不用像是前世那样额外拖延将近10年时间。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