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常浩南觉得自己需要安排一下八三工程之后的计划了。

  十号工程和十一号工程,其实在上一世都还是留下了不少遗憾的。

  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的想法是“我全都要”。

  不过这就要求他当好一个时间管理大师,否则如果左支右绌两边不能兼顾,那效果反而更差。

  “不知道咱们厂对打通四阶段生产线的时间节点是怎么设定的?”

  飞机制造是一个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飞机设计的工作。

  飞机,或者任何复杂机械产品从完全进口到完全国产之间,实际上都会包含三到四个不同的阶段。

  首先是用原厂进口的大部件对飞机进行组装,打通“整机总装线”。

  组装飞机看上去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其实能走通这一步的国家就已经不太多了。

  其次是进口中散件组装大部件,以及进口低散件组装成组合件。

  根据飞机的复杂程度不同,这可能是一个或者两个步骤。

  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走到这里基本就算是到头了。

  不少国家的所谓“自研”飞机,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最后才是从毛坯料开始生产低散件,打通零部件生产线,然后一步步生产出整架飞机来,实现飞机的完全国产化。

  “这个么……”何明略微思索了一会:

  “原本的协议规定是在明年年末之前完成2-4架飞机的整机总装,1999年年末之前完成机体部分的全部生产线。”

  “不过得益于你的功劳,现在又多了一个节点,就是在2001年末之前完成对全机生产的国产化标准替代,把苏27彻底变成符合华夏航空工业标准的东西!”

  “当然除了飞机本身之外,还有一个任务是地面保障设备的国产化,否则光有了三代机,相应的勤务能力跟不上,一样没办法形成战斗力。”

  “唔……”常浩南在心中盘算了一下:

  “进度要求不算紧张,那应该还来得及……”

  “什么来得及?”

  何明的语气有些好奇。

  “当然是飞机改进。”

  常浩南耸了耸肩:

  “在总装线打通之后,零部件生产的消化吸收完全可以和技术改进同时进行,至于机载设备,尤其是电子设备,更是可以单独立项预研。”

  “只不过这样搞的话,你们厂的压力应该会比较大,尤其是跟俄方技术人员的合作方面。”

  旁边的何明转过头看了他一眼,几秒钟之后才回答道:

  “要不是我知道伱过去三个月时间都做过什么,恐怕会觉得提出这个想法的人疯了……”

  “不过……边生产边改进,确实是一个法子,我回去之后会跟厂里提一下这个想法,尽量配合你们的工作。至于俄方技术人员……总归有办法的,改进工作肯定要以我为主。”

  “只怕等这118架飞机造到最后,他们自己的人都要认不出来咯……”

  听到这句话,常浩南不由得想起了自己重生之前的情况,还真能跟何明的预期对上号。

  “我想应该是要这样的……”

  “以后,最好的苏27,肯定会诞生在咱们华夏。”

  应该是月票金主加更的第六章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