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打扰到技术单位的同志们。”

  指挥室中重新安静下来。

  “发动机的状态如何?”

  试飞指挥员的声音有些紧张。

  他在因为超龄而停飞之前一样是一名试飞员,曾经参与过歼8B型号的试飞,因此非常清楚稳定推加力的技巧。

  刚刚的用时太短了。

  “报告塔台,我已经突破音速,目前高度11670,发动机的所有数据都非常稳定。”

  付国祥沉稳的声音继续传来,但大家都能听出他是在强压着自己的兴奋:

  “飞机的动力响应比之前敏捷得多,而且……在当前高度下的推力也更强,我的速度提升非常快!”

  在正式进行试飞之前,每一个参与试飞的人员都会经过多次简报会,以了解飞机的各项理论数据。

  不过是一方面,通过计算和模拟得到的结果往往并不能和实际情况对上。

  另一方面,很多性能也难以在纸面上进行量化。

  因此试飞员报告的情况,绝对是超出了大多数人预期的。

  然而就在大家还在消化刚刚发生的一切时,04号原型机已经到了新的速度和高度节点。

  “当前高度16500,表速1850。”

  也就是突破了1.5倍音速。

  尽管试飞过程会全程处在雷达的追踪之下,但地面雷达只能给出目标的地速,而对于一架飞机来说更有价值的数据则是空速。

  所以一般情况下,数据还是会以飞行员的报告为准。

  对于后世更先进的试飞系统而言,地面塔台可以实时检测飞机的状态,不过在眼下这个时候,详细的试飞数据只有等到飞机返航之后才能获取。

  机舱里面的付国祥已经远远把声音甩在了身后,在他眼前,速度表显示的数字已经来到了2480,并且仍然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增加。

  这架飞机在过去的试飞中也来到过类似的速度,但那个时候,再想要继续加速已经非常困难了。

  “高度20500,表速2590。”

  这是过去老歼8的理论最大升限和速度。

  实际上,在任何一架飞机上,这两个指标都是不能同时满足的。

  也就是说,04号原型机还远没有到达极限。

  “请求继续进行试飞!”

  付国祥终于体会到了一架真正截击机的性能!

  ……

  这个要求让塔台里面的指挥员犹豫了一瞬间。

  04号原型机这次虽然不能算是正儿八经的“首飞”,但毕竟才更换了全新的动力系统,实际上是担负着对涡喷14进行载机平台飞行试验的任务。

  照理来说,这第一次上天不应该进行太极限的测试。

  更不用说还有领导正在参观。

  就连目前的两万米高度,2.2马赫速度,都已经超出了原本的试飞计划之外。

  但是根据付国祥报告的情况,目前的高度和速度对于这架飞机来说应该还远没有到达极限,并且根据之前的高空台和空中台测试结果,也确实有进一步尝试的潜力……

  几秒钟的纠结过后,他回头看向了等在身后的杨奉畑和常浩南。

  “先检查一下当前高度和速度下飞机的各系统工作情况。”杨奉畑伸出一只手,按在了指挥员的座椅靠背上:

  “尤其是看一下发动机能否稳定供电,这很重要。”

  战斗机在飞行和作战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在正常情况下,会由主发动机带动的IDG发电机进行发电。

  但是发动机毕竟是有极限的,能够提供的总功率就那么多,如果让飞机长期处在接近极限的状态下飞行,或者发动机的情况不太稳定,就可能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

  后世的F35战斗机就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无法维持维持机上设备同时全功率运行,一直到常浩南重生的时候都没听说解决。

  所以,如果供电还能够维持正常,至少说明发动机还处在一个比较游刃有余的工作状态下。

  指挥口令被迅速下达给了空中的付国祥。

  作为一架全状态原型机,04号机上面自然也安装了1471G雷达。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